第92章 沉舟侧畔(1 / 2)
相王二十七年,大夏的同宗诸侯斟【zhēn】灌国主姒开甲在与寒浞【zhuó】的交战中全军覆没,自己也兵败身亡。
斟鄩【xún】国主姒木丁与斟灌国主姒开甲是大夏的左膀右臂,二人更是至亲手足。
姒木丁听到姒开甲战死的消息,悲痛不已,兴兵讨伐寒浞,欲要为姒开甲报仇。
寒浞和姒木丁双方会于潍河,激战其上。
当时正是丰水期,潍河水深流急,水面宽阔,正好适宜水战。
姒木丁的兵士多不通水性,只能在船上与敌人厮杀。
刚开始姒木丁仗着船只较大,略占上风。
后来异变突发,姒木丁的战船开始漏水。
战船一旦漏水,兵将难免惊慌失措。
寒国本就临海近河,寒国人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泡在水里。
寒浇更是深通水性,乘机攻杀,一举扭转局面。
姒木丁所部皆落水,不是淹死就是被杀死,他本人也于混战中被寒浇所杀。
相王的左膀右臂被除,大夏灭亡只在旦夕。
杜康听着杜母讲着大夏灭亡前能够组织的最后一仗,首先想到的是:这是不是历史上最早的水仗啊?
可以想象得到,这场战争交战双方合计恐怕不过千人而已,完全不能和赤壁之战中曹丞相“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相提并论。
但是站在时代的背景下,以这样稀少的人口和低下生产力,已经是非常大规模的一场战争了。
了不起的祖先啊!
杜康还没感慨完,发现这个故事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寒浇!
按照姚友的说法,寒浇“生得豹头、狼眼、虎背、熊腰,能陆地行舟”,这一听就是虎痴许褚、恶来典韦般的陆地悍将,怎么还会玩水仗啊?
莫非是原始版的兰博?
阁下何不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给你根鸡毛,只怕都要飞上天了!
这人太恐怖了,绝对不能碰,更不能刺杀!
一定要听姚友的,见到寒浇就跑!
杜康咽了口口水,看了看沉浸在往事中的杜母,温声问道:“阿妈,这跟羊大他们有什么关系 ?是他们给寒浞造的船吗?”
杜母摇了摇头:“他们是为姒木丁造的战船。”
他们也不姓羊,而是姓姜!
当年禹祖治水时,他们提供了舟船,因此被封为一方诸侯,立国为舟国。”
杜康一脸懵逼,这是什么古怪逻辑!
舟国从大禹时代就忠于大夏,打仗又提供舟船,怎么还让杜母恨上了?
世俞同样一脸懵逼的,不过他的疑惑点不一样。
大姨说谁是坏人,四哥说谁是坏人,那就一定是坏人。
所以在他心里完全没有杜康这种困惑。
于是,世俞疑惑地问道:“大姨,他们都说自己姓羊了,你怎么知道他们姓姜?这都二十多年了。”
杜母冷笑一声,淡淡说道:“错不了的,羊明,不,姜明这孩子和他父亲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他居然敢跟你四哥说他们擅长造船,更加错不了的。
当年他父亲还是舟国世子,为姒木丁督做好舟船后,来到帝丘邀功。
夸夸其谈他们舟国的舟船天下无双,此战必定一战而定。
我那可怜的夫君居然信以为真,安心在王宫里面等候捷报。
可是只等来战败的消息,大夏也无力再战。”
杜母的回答也完全解开了杜康心中的疑惑。
正是对这一仗期待太大,战争结果的影响也太大,所以杜母深深怨恨舟国。
姒木丁已经战死了,总不能怪他吧?
舟国所造的舟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不然杜母自己也不会说“仗着船只较大”。
但是水仗跟陆战不一样,因为水火无情!
哪怕是曹丞相八十万大军,在美洲狼周都督的一把火之下,也只落得个“樯橹灰飞烟灭”。
舟国犯的错误无非就是“唯武器论”,在相王面前一味强调有了好的舟船就必胜,完全没有将人的因素考虑进去。
不说寒国的人都精通水性,单是一个寒浇估计都能以一当百。
怎么会有这种怪物!
杜康看了看难得露出惆怅表情的杜母,顿了顿说道:“阿妈,我看这件事情倒也不能全是舟国的责任,怪就怪在船怎么会突然漏水呢?”
杜母叹了口气道:“寒浞攻破帝丘,大大小小的诸侯也被灭了不少。
潍河那一仗,寒国也死伤不小,而舟国一直安然无恙。
你说船为什么会漏水?”
原来疑点在这里,这不是典型的活着有罪论吗?
杜康几次想要张嘴说:“舟国这不是也被灭了吗?肯定就是寒浞所为啊!疑点不成立!”
但一想到要不是自己掌握的后世知识,恐怕已经被羊大耍得团团转了。
面对比羊大还要高几个段位,此时怨念又颇深的杜母,杜康实在不敢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