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扩大作坊(1 / 2)
柳康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受地方的限制,再建面积太小,没有这个作坊面积大;如果现在建在别处,请人是个问题,建在这里,人手的问题好解决。
柳康稍作权衡,他还是倾向于建个小的作坊,也好管理。
作坊只有秦家三位长辈担着,他说道:“在本村找个位置尽可能能最大的,建个小作坊,把苕粉作坊搬过去,这个作坊生产面条。”
“这个作坊晾晒的面积大,成品干得快。后面把面条作为主要销售,苕粉作次要的。”
柳康看芽儿认真地听着,道:“在本村建作坊的成本要小些,目前帐面的银钱还要大量收购小麦,这是一笔大支出,银钱能周转得过来吗”
芽儿想了下,道:“也行,本村人多,劳力也多,建在别处自家人要来回奔波。本村里人好,做事又务实。”又能让村里人赚些银钱,贴补下家用。”
芽儿道:“收购小麦拨多少银钱?”?
”小麦占两成,地瓜占一成,按这个比例分,建作坊的开支要拿出来。”
芽儿听着在心里暗暗计划着。
她道:“大伯父负责面条作坊,二伯父负责苕粉作坊,哪里需要父亲,他就去哪里,三位长辈这样安排,可行。”
大伯秦砚对建房一事熟悉,由他经手建新的作坊,等建好后二伯父秦茂接管容易些。
附近都没有多大的空位,柳康最终选定一处离家较近的空地,不大,暂时确定这个位置。
他们俩在一起把细节都考虑到了,做起来就很简单 。
当天晚饭后,柳康说了自己的想法。
秦家人都赞成柳康的做法。
芽儿把大伯父,二伯父及父亲的活路作了细化,长辈们也没有意见,都做自己熟门熟路的事,都有银子拿。
秦家兄弟之间的关系本来就好,不存在有什么问题。
秦砚,长兄如父,有担当,有大局观,从不计较一些小事。
秦老爷子内心里无比激动,在他这一代,终于发了家。
秦家子孙争气在当地富甲一方,是一方地主也不为过。
秦家儿媳们相处和睦,孙媳们有样学样,没有什么不好的。秦家在当地兴旺起来了。
隔了一天,芽儿就把要盖作坊的银子送给了大伯父秦砚,他看了银票,抽了三张说:“不用拿那些多,不够的时候再找你拿。”
芽儿说:“可以,你要的话随时来拿,材料都用好的,做的是吃食,要讲究个干净,不能沾有灰尘。”
“作坊地面都用青石铺成,前面费些人工做好,后面就省了很多麻烦。”
她大伯父忙应道:“好,都按最好的建。”
秦家住的房子,院子都是用青板石铺成,非常干净,下雨也没有泥巴。
这是最受村里人羡慕,后来村里有些银钱的人家有样学样,也铺了青板石,真是好极了。
第二天一早,大伯父秦砚去了镇上,找宋师傅商量新建作坊的事。
村里人知道了柳公子又要建作坊,大家心里很高兴。
还听说要收他们家里都有的小麦,大量收购,更是连声叫好,不出家门就能换银子。
秦砚的办事效率很高,去了不久就带着宋师傅回来了。
宋师傅他内心不可谓不惊讶,能在短短的时间内,他连续接了秦家这么多的工程,而且是一家的,可想而知秦家发家了。
秦家建的砖瓦房在当地高大又气派。
秦砚和宋师傅因为是熟人,到了新作坊位置后一切都敲定得很快,熟人就好办事。
秦老爷子找的个位子很好,离家不远,人工要花费多,要用石头垒起来,扩大了不少的面积。
新作坊建起来的面积也不小,柳康是满意的。
作坊里哪里缺人手,柳康就去哪里,干劲十足。像有使不完的劲。
芽儿看在心里,很是心疼,没想到柳康这么拼命干活,有时间还是要劝他,多注意些身体。
芽儿想建作坊的时候多招些人,快些把作坊建起来,想帮柳康分担下。
柳康在外奔波,劳累加辛苦,只是他不说而已,个中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吃苦他都隐忍着,不说出来。
芽儿想除了自己,他的苦又像谁说呢,他哪里还有相熟的人。
她每每想到这些,只想对他更好些,让他能感受到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