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益河之殇 1 黑点(1 / 2)
益河,在郑阳城。
郑阳城,则是离边城有一天高速路程的另一座城市。
地杰人灵,出了很多的大家、世家、名家望族,可算得上是TB省第三闻名城,旅游热门地点。
四十多年来的开发运营下,早已经改了数改,从800平方公里的老县区,扩张到2400平方公里的城中城,再到现在的5740平方公里的二、三线城市,常住人口达到600万,其历史可追溯到秦时期。
益河,属于新城区,几十年前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
益河,地名,指的是益家山村,“河”同“何”,据说本来只是十来户人家的益姓村落,在某一年天灾人祸将灭绝他们时,被一家商队相救,为了纪念这一家人,更名为益河村。
近十年来,更是改田地为住宅,无数高楼平地起。
有了环境优美的住宅区,就有了高中档之分;有了人,就有了商机,一片山脚田地,变成了半市区,路宽大好行走,财源自然广进。
重点小学、中学也便在此落户。
最有名气、最有师资,最有升学率的,当算益河小学。
郑阳城,甚至连连城的富贵人家都有送子女来这念书的。
放个学、上个学,校门口来来往往的可见各款各式名车、高档车。
益河路宽阔平坦,榕柳成荫,枝繁叶茂,整条益河路贯穿新城区,形成新城区的内环路,最近两年更名为益河大道东、西、南、北。
益河小学就坐落于益河大道的北面。
除了学校好、住宅好、交通便利外,还在交通警察局里出了名,更在风水阴阳界有了名气。
事情的开始是小学在十年前建好,顺利投入使用,起先也就是一个小规模小打小闹的学校,有着一栋七层高的教学楼,一栋三层高的办公区,随着四周各个高、中档小区建立,业主入住,学校师资好、升学率高,报名就读的学生就越来越多,便觉得原有的地方不够用,又恰好遇上城区改造,学校后头的山岗就被推翻,修建起新的教学楼、宿舍楼、球场、停车场,甚至由于益河路原段改建,城市高速经济发展需要而决定修成新环市路。
趁着时机,学校由面东改为座北朝南,平平坦坦的益河大道从东面缓缓路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