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慕尼黑双子星(2 / 2)
当然了,这或许也是因为他的心气早已被马加特打散,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他绝不容许自己重返一线队的契机,出现任何一点差错!
※※※※※※
“巴斯蒂安,走呗!一块出去喝一杯!”
施魏因施泰格还没有看多久,门外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紧接着,宿舍的房门被推开,走进来的,正是他的临时室友——马茨·胡梅尔斯(MatsHummels)。
“我就不去了,”施魏因施泰格摇了摇头,“你们玩得开心点。”
“你这一天到晚闷在基地里,要出毛病的,”胡梅尔斯作势要上前拉他,却看到了屏幕里的比赛录像,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巴斯蒂安,你这是在看什么?”
“美因茨青年队上轮的比赛。”
“美因茨?那个中国李的球队?”胡梅尔斯好奇问道,他当然也从赫内斯那里知道了李维发布会的发言。
“没错,我们很快就要和他们交手了。”
“嗨,这有啥可看的,”胡梅尔斯撇撇嘴,“巴斯蒂安,有你在,我们肯定能狠狠教训他们的。”
“是么,可他们刚刚赢了斯图加特。”
“什么?”胡梅尔斯惊呼了一声,他当然清楚斯图加特青年队的实力,那是他们也没把握啃下来的硬骨头,“我也来看看。”
他随即搬了张凳子在电视机前身边坐下。
施魏因施泰格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这是他最欣赏胡梅尔斯的地方——虽然这个年纪还免不了贪玩的念头,但一旦和足球冲突,他一定会选择以后者为先的。
在他看来,相比于他自己,胡梅尔斯也只是欠缺了些时不我待的急迫感而已。但这也无可厚非,他毕竟才十六岁,作为一名中后卫,再怎么努力,这个年纪距离一线队也还是有不少距离的。
“好,马茨,我们就来一起看看。”
……
走廊上,响起了同伴的呼喊:
“马茨,快点啊,再不来我们就不等你了!”
胡梅尔斯甚至都没有起身,只是扭头对着门外大声回应道:
“托马斯、安德烈斯,我还有事,你们去吧,下次我来请!”
“好吧。”
待同伴远去的脚步声渐渐消失,他复又转头,全神贯注地投入比赛录像中。
“巴斯蒂安,看了这么久,我完全看不出来美因茨有一点取胜的可能啊!”
“我也这么觉得,看来下半场一定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
……
“想不到那家伙居然还可以踢中锋……但如果这就是他们的绝招的话,马茨,你肯定会给他们好好上一课的,对吧?”
“那是当然!”
……
黄昏,宿舍楼外的天色越来越暗,宿舍楼里两个人的讨论却越来越深入,就好像他们在无数次战术讨论课上做的一样。
※※※※※※
当施魏因施泰格和胡梅尔斯两位未来的对手正沉浸于录像时,李维也并没有放缓他前进的脚步。
收到了图赫尔的光盘之后,李维回到公寓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电脑把光盘中的影像资料播放了出来。
CoerverCoaching-6,李维仍然不明白这个标题所代表的的含义,但他很快就看出来了,这是一份教程,一份足球训练教程中的一部分。
李维以前也接触过各式各样的足球训练教程,尤其在利兹联时,又受到了被认为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青训之一的体系培养,应该说,他已经能算是见多识广了,但他却从没有见过像这张光盘里一样的教程——
几乎所有的训练,都是通过不同场景下的、类似游戏一样的有球训练来达成的。
而这仅仅只是他发现的这份教程中的第一个不凡之处。
除此之外,他很快又发现了许多令他耳目一新的特质。
首先,这份教程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训练主题,同时概括性地剖析了它的本质——比如这张光盘的主题就是团队训练,其下又分为不少小节,比如快速突破进攻、团队防守等。
而对于团队训练,教程中也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CoerverCoaching中团队的概念并非总是11个人,因为在足球场上皮球总是从一个区域来到另一个区域,在每个区域总是会形成一个三到四人或只有二个人的小组合,而如何解决好小组合的问题,才是CoerverCoaching团队训练的重点。”
同时,也正因为主题的明确,李维才愈发确定这只是教程中的一部分,因为视频中也隐隐有提到其他的训练主题,比如速度,比如射门。
而对于这些,也同样有着令李维眼前一亮的解析,比如速度训练中,不仅是关注跑动时的绝对速度,还包括处理球时的动作速度、反应速度以及决策速度;再比如射门训练中,把注意力训练和射门时机的把握,提到了与射门精准度同等的高度。
李维在自己的球员生涯中,隐隐有着类似的想法,但从未见过谁能够如此清晰地点明它们,让他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只是可惜,他手上只有团队训练这一部分。
不过,即使只是这一部分,就已经足够惊艳了。
就拿团队训练中的各种场景训练来说吧,他能感觉到这背后精心设计的训练目的,比如有一个场景,七个人人手一球,三名防守球员,在一个极小的场地中对抗,球被破坏出场地的进攻人员,可以支援剩余同伴,计算所有球被破坏的时间。
这个训练的目的就在于让人掌握接应队友的真谛,其一是互相的呼应,其二是给自己创造出足够的空间,简而言之,就是交流和空间。
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比赛经验,李维深深感受到这一小小训练中浓缩的足球智慧,看着训练视频,他脑海里却浮现出拉拉纳和贝尔的配合,鲁尼的助攻,法布雷加斯的挑传……
了不起!创作出这份教程的人,一定是非常了不起的足球巨匠!
他甚至感觉,如果前世的自己经受过这份教程完整的训练,绝对是有可能成为职业球员的。
李维一时感到心痒难耐,对教程的其他部分愈发渴求,他甚至等不及第二天询问图赫尔了,拿起光盘奔向了吉鲁的住处。
一方面,存着与吉鲁、苏克分享的意思,另一方面,他也想问问吉鲁是否听说过这份教程。
如此出色的训练教程,到底是是什么来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