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暴力的小巨人(1 / 2)
汉斯马丁的愤怒,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似乎多少有些反应过度了。
把李维顶上锋线,怎么看也不像是蓄谋已久的策略,更像是碰运气。
毕竟在青年队,没踢过前锋的球员恐怕是很少的,恰好碰上一个前锋技巧不错的中场,也不是什么太过小概率的事件。
更何况,总不可能有谁为了埋伏这一场比赛,就让一个前锋踢五轮中场吧?
但如果对手的主帅是图赫尔,那就不一样了。
因为图赫尔,恰恰就是汉斯马丁的前任。早年间前者执教斯图加特青年队的时候,汉斯马丁就在教练组中,对于这位战术鬼才(此处为褒义),他可是印象深刻。
要说图赫尔为了这场比赛,提前五场就开始布局,换别的人肯定不信,但汉斯马丁绝对相信——那个家伙,别说是提前五场布局,就算是提前一个赛季布局,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那些被他算计得连裤子都输掉了的对手,有多少还傻乎乎地以为自己只是运气不好,别人不知道,他这个图赫尔的教练组成员还能不知道吗?
当然,另一方面这也是由于他相信自家球队的实力,绝对有值得被图赫尔重点针对的资本——本赛季的斯图加特U19,目标可是南部青年联赛冠军!
汉斯马丁扭头看了一眼隔壁教练席,图赫尔老神在在地待在位置上,稳坐钓鱼台。这更加坚定了汉斯马丁的想法——这一定是他的阴谋!
汉斯马丁迅速做出了决定,叫来了赫迪拉还有主力中卫塔什彻:
“萨米,塞尔达尔,那个中国人之前踢中场肯定是个阴谋,把他当成对方的主力中锋来对待,明白吗?”
赫迪拉和塔什彻对视一眼,都有了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
教练说得对,肯定是阴谋,那小子本来就是前锋,否则一个中场怎么可能做出那种背身技巧?
“好!”
两个人轰然应诺。
汉斯马丁看着两个得意弟子,不免也有些自得,再次扭头看向了隔壁:
托马斯,你的阴招只能用一次而已,接下来,就由我堂堂正正地击败你吧!
※※※※※※
如果图赫尔知道自己的老部下是这种想法,估计多半要大喊冤枉了:
真不是我搞阴谋诡计,我特*么也不知道李能弄这一出啊!
此时的图赫尔,别看他好像稳如泰山,实际上却是哭笑不得。
按照他原先的计划,李维应该是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屡屡碰壁,然后不得不咽下失败的苦果。自己再顺理成章地给他安排针对性的特训,知耻而后勇,想来必然会让他一日千里。
好嘛,结果这家伙自己改打中锋,把问题解决了……
这特*么还怎么玩?
总不能真让他以后改打中锋吧?且不说是否浪费了他的才华,就说一线队现在虚位以待的,也是中场的位置啊!
图赫尔陷入了苦恼之中,既然说好了让他自由发挥,总不能这时候反悔吧,何况是在扳平比分以后。
实在不行,也只能比赛结束以后跟他说明白自身的问题吧!
效果差一点就差一点吧,唉,这种小伎俩看来还是不适合用在李身上啊。
图赫尔为难之下,自然忘了庆祝进球,坐在位置上一副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模样,却是给汉斯马丁留下了个早有预谋的错觉,这就不是他所能预料的了。
※※※※※※
重新开球以后,斯图加特的小球员们不打折扣地贯彻了汉斯马丁的指令,这让李维也不免难受起来了。
虽然他作为中锋的技巧的确是冠绝全场,但不要忘了,对面的赫迪拉,同样是这个年龄段最出色的天才之一。而当后者认真起来之后,李维想像刚才那样再来一次类似德罗巴戏耍普约尔般的行动,就无异于痴人说梦了。
更何况,在赫迪拉身后,还有一个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补防的塔什彻。
这样一来,李维纵有三头六臂,也没有施展的余地了,场上的局面,也再度陷入了僵持。
不过,球场上毕竟只有这么十一个人,在一边布置的人多了,另一边自然也就少了。当斯图加特人加强了对李维的盯防之后,美因茨的另外两名前锋普帕洛维奇和艾曼尼,也就有了更多的空间。
但,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攻破斯图加特的球门。普帕洛维奇和艾曼尼虽然看上去机会变多了,但他俩总是会被对手的后卫线分割包围,陷入各自为战的窘境。
归根结底,二人之间,少了一根可以将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
而在图赫尔的战术体系里,能够担任这根纽带的,以前是吉鲁,眼下嘛,就只能是李维了。
……
如果要问现代足球中作用最重要的是哪一类球员,或许一千个人能有一千种不同的答案,有人会觉得是把守最后一道防线的门将,有人会觉得是马拉多纳那样的经典十号,也有人会觉得是里杰卡尔德似的全能后腰,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长远,在贯穿整个足球史的跨度上去纵向思考,或许答案就已经呼之欲出了。
中锋,大概就是百年足球史上最为长盛不衰的位置了。
从20世纪初现代足球的鼻祖英国人开创经典的2-3-5阵型开始,中锋这个概念就形成了,他位居左右边锋与左右内锋的中间,身材高大、头球出色、射术精湛,是他一贯的标签。
从2-3-5倒金字塔到无敌阿森纳的“WM”,从匈牙利人所向披靡的4-2-4到米歇尔斯的全攻全守,无论足球的阵型、技术、战术如何发展,始终都少不了那个桥头堡的位置。
方丹、查尔斯、柯奇士、格里夫斯、乌韦·席勒、盖德·穆勒、鲁梅尼格、克林斯曼、巴蒂斯图塔、维埃里、德罗巴……他们的身影,从未缺席过百年足球史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我甚至可以用一连串传奇中锋的名字来填满这一整个篇章。
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位置,能像它一样星光熠熠,经久不衰了。哪怕是固执如瓜迪奥拉,侥幸借着拉玛西亚百年不遇的人才井喷强行抹去了中锋烙印,但等那黄金一代老去,等他远走德意志与英吉利,也终究免不了重拾百年前的窠臼。
为什么中锋能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哪怕强如梦三,面对国米和切尔西的大巴也会力不从心,这种时候,就算你Tiki-Taka传切玩得再天花乱坠,又哪里有一根蛮不讲理的撞城锤来得有效?
更何况,拉玛西亚苦心孤诣数十载才能打造出那么一支梦三,可这撞城锤,顶尖的或许难求,但勉强能用的,还不是一抓一大把?这性价比,孰高孰低,还用说么?
其次,中锋的作用,往往已经远远超越了简单的进球数字。赫斯基一个平均五场才能进一球的前锋,凭什么能在利物浦与英格兰国家队稳坐主力多年?
因为有他在,整个前场就是活的。
一个能扛人、争抢、摆渡、做球、护球的强力中锋,就是一支球队进攻中的阵眼,他能把对方的防线搅得天翻地覆、七零八落,也能把整个前场的攻击手们串联起来,还能在防守中成为第一道屏障,甚至在定位球防守中主防对手的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