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小试牛刀(2 / 2)
媒体的嘴,骗人的鬼!
然而他们又没法去找那些媒体算账,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也实在是有够不幸了。
哦对了,既然说到媒体,不妨也交代一下施内林格的近况。
在之前李维表现不佳、各路媒体纷纷幸灾乐祸的时候,这位《图片报》的大记者出人意料的保持了沉默。
同样保持沉默的还有《踢球者》,当然后者的沉默是很正常的,以他们的档次,怎么可能会去报道一个青年队球员表现不佳这种芝麻绿豆的小事?
但施内林格的沉默则不同,当初李维的那条新闻他可是亲自执笔的,没道理这时候却偃旗息鼓了。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因为他看不上那些小媒体的做法。
几场比赛表现不好而已,这种蚊子肉似的新闻,有什么好报道的?
身为《图片报》两大州的负责人,他才看不上这些蝇头小利呢,他要的,是爆点,是大新闻!
而在李维身上仅剩的大新闻,他早就说过,就只有一条——当美因茨在拜仁身上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
在此之前,他可不会写什么李维是水货的新闻来降低读者的期待感,甚至于,如果李维表现好的话,他说不定还会夸夸他呢!
捧得越高,摔得才越狠,不是吗?
当然了,其中可能也有着向《踢球者》看齐,保持逼格的心思。
※※※※※※
无独有偶,在国内的舆论界,也有人抱着和施内林格一样的想法。
周延,在《体育周刊》英国站有了新的负责人之后没多久,他便被解雇了。此后他回到了国内,开通了个人博客,在那个网络尚不算发达的年代,他凭借着多年打磨出的眼力、相对普通人灵通地多的消息源,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足球圈的知名博主。
同时,他还在百度贴吧注册了“舟中敌国”这个ID,在李维吧频频发言,而且因为他总能把观点装点得客观中立,倒也是在李维吧里小有名气了。
不过这些也不过是他潜伏的手段罢了。
他一直在等待着一个,可以让他彻底翻身,把李维踩在脚底的时机。
李维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可是让他激动了好久,不过不同于施内林格,他并没有第一时间抨击李维,因为在他看来,说大话不是什么问题,说大话又做不到,才是问题。
他在等着李维被他口中的拜仁慕尼黑狠狠蹂躏的那一天。
他相信,那不会远了。
※※※※※※
言归正传,在比赛结束之后,李维并没有随队返回美因茨,他跟图赫尔请了假,然后就留在了慕尼黑。
因为邵家一今天下午也有比赛,所以两人约的是晚饭。
傍晚七点左右,李维来到了莱德勒街的一间名为龙凤饭店的中餐馆。他赶到的时候,邵家一已经在那里恭候多时了。
两个人简单地寒暄了一番,大致也就是些“在德国这段时间感觉怎么样”之类的老生常谈。
然后,话题就不可避免地转到今天的比赛上。
“李维啊,你可是给了青年队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啊!”
“呃,不好意思啊,佳哥,”李维挠挠头,“实在是前端时间太憋屈了,难得发泄一回。”
“哈哈,别误会,你表现好我高兴还来不及呢!”邵家一笑着说道,然后伸手指了指李维,又指了指自己,“在这里我们都是外人,你和我,才是应该团结起来的啊。”
“是啊,毕竟在德甲只有我们两个中国人。”李维点点头。
“嗯?”不知为何,听到李维这话,邵家一却愣了一下。
“怎么了,佳哥?”
“哦没什么,”邵家一看了他一眼,摆了摆手,“对了,李维,我听说你拒绝了国青队的征召?”
“啊是的,”李维倒也不藏着掖着,把当初克劳琛、羊一名上门的事都说了出来,“佳哥,我不是不想为国效力,但我不想赌上我的职业生涯,何况国青领导层这个样子……”
“我明白,”邵家一打断了他,“中国足坛这个池子,我比你泡得久,也清楚上面都是什么德性。你放心,我今天也不是来做说客的。”
听邵家一这么说,李维也放下心来。
“我只是想跟你说几句心里话,”邵家一叹了口气,“我是从BJ队出来的,留洋这一年我也算看明白了,德甲的强度也许我这几年还扛得住,但是早晚还是得回到国内去的,我们这几个漂泊在外的,我、继海、铁子……我想早晚都是要回去的。”
“所以,毫无意义的征召也好,万里奔波也罢,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跟上面闹翻的。”
邵家一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
“至于你,李维,你和我们不同,你这么早就到了国外,和国内的联系也不紧密,的确可以不在意国内的污糟事。但我还是想问问你,你觉得你真的可以扛得住吗?你觉得你真的可以一直留在国外吗?”他接着说道,“如果做不到的话,你也要考虑一下国内的退路啊。”
“我明白的,佳哥,”李维肃然道,“我只是不甘心,如果我拼死拼活甚至葬送自己的职业生涯,反而让那些臭虫们的乌纱帽更稳固了,那我宁可永远不进国家队!”
“你……”邵家一显然被他这番宣言惊到了。
“当然,那是最坏的情况,”李维补充道,“不过,我确实打算一直留在国外,除非哪一天我们的联赛达到五大联赛的水准了,我才会回去吧。”
李维的话语让邵家一一阵恍惚,他仿佛看到了一年前初到德国的自己。
这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那只能祝你好运了,”邵家一顿了下,岔开话题道,“好了不说这个了,来尝尝这家的片皮烤鸭,手艺可是很地道的!”
“确实不错,难得能在异国他乡吃到这么正宗的BJ烤鸭,”李维也顺水推舟,不再继续之前的话题,“要是美因茨也有就好了!”
“诶你还别说,上次我去美因茨还真的发现了一家粤菜馆,虽然不是BJ菜,但是味道不错,只是我这个北方人就不知道它地不地道了。”
“是吗,还记得是在哪吗,我也去试试!”
“好像是什么弗里茨·斯卓曼街……”
……
两个人接下来的讨论,都很默契地不再提起国内的话题。
一餐饭下来,倒也成了交情不错的朋友。
一直到九点多,李维才和邵家一分别。
望着李维远去的背影,邵家一别有一番难言滋味在心头。
我已经妥协了,这条路,希望你能走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