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小试牛刀(1 / 2)
美因茨青年队第四轮联赛的对手,是慕尼黑1860青年队。
说起来,因为邵家一的存在,这支后来以光速堕落的昔日德甲劲旅,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是相当高的。
眼下虽然他们的一线队已经降入了德乙,但好在青年联赛的级别与一线队是不挂钩的,所以慕尼黑1860青年队仍然处在青年联赛的最高级别。
这一次美因茨是客场作战,李维便提前联系了邵家一,打算比赛结束以后见个面,认识一下,邵家一自然也爽快答应了。
两个在国内阴差阳错没能见上的中国球员,第一次见面,看来是要在异国他乡了。
※※※※※※
这且不提,回到这场即将到来的青年联赛。
已经三轮表现不佳的李维,亟需证明自己,他也有信心证明自己,这不单单是因为他的身体状态已经恢复,还因为在过去的三场比赛里,他的队友并没有对他做出区别对待,他仍然能够得到来自队友的传球和协助。
没有了后顾之忧,李维自然是信心满满。
当然,他并不知道,这背后其实是发生过一些事情的。
早在第一轮联赛开始之前,青年队中就有人提出在场上孤立李维,让他无法发挥,早早卷铺盖走人。
而在队中还真有不少人附和这个建议,但幸运的是,一锤定音的人给出了反对意见。
“不要搞这些歪门邪道!”
在更衣室里,苏博蒂奇当时就把球鞋狠狠摔在了地上。
“不管他是谁,做了什么,只要在场上,他就是我的队友。”
“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赢球,谁敢妨碍我赢球,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我认识你,我的拳头,可不认识你!”
苏博蒂奇这话一说,青年队里便没人作声了。
当然,如果李维继续表现这么磕碜的话,虽说苏博蒂奇不会在场上出阴招,但是公开请求图赫尔改变上场名单之类的事,这个直率的汉子多半还是有可能做出来的。
所以无论如何,李维都还是要尽快证明自己。
说来也巧,每一次当他被逼到这种不得不如何的境地时,似乎对手都要倒霉了,当初埃弗顿是这样,曼联是这样,现在,该轮到慕尼黑1860了。
……
赛前,图赫尔仍然是一脸云淡风轻。但很多人,甚至包括青年队球员以及教练组成员,都猜测他实际上并没有这么轻松。
毕竟即使青年队的关注度不高,可是他前三场打死不换李维的做法,还是引发了一部分球迷的不满,以至于连李维是他干儿子这种小道消息都渐渐出现了。
更何况,在刚刚结束的一线队比赛中,虽然克洛普的球队只是在客场1比1战平了比勒菲尔德,但是就靠着这一分,硬是把他们在积分榜的位置从第九提升到了第四位。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在一线队的映衬下,要说他图赫尔没点压力,谁信呐?
……
但是事实上图赫尔还真就和他看上去一样淡然,不仅在这场比赛中继续让李维首发,而且也没有对外界的声音做出任何回应,甚至就连对李维,他也没有额外叮嘱什么“必须要赢”、“给老子拿下比赛”之类的话。
不得不承认,世界名帅有时候就是这么任性,虽然他现在的成绩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但至少在性格上,已有了日后那位欧冠冠军教头的风范——冷静,沉着,对自己的眼光有着绝对的自信,不为外界所动。
当然,从这些蛛丝马迹中似乎也能看出他潜藏在表层之下的那份极端的固执——事实上,十多年后的图赫尔,正是因为这份固执,才与大巴黎的高层闹翻,从而分道扬镳。
图赫尔这种风格,与以前的埃迪·格雷和大卫·克拉克截然不同,后两者虽然个性也迥然不同,但面对类似的情况,是一定会和球员沟通的。
对于一年半以前的李维来说,埃迪和大卫不单单是教练这么简单,他们更像是一个领路人,约翰老板某种程度上也扮演了这个角色,让他真正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职业球员。
显然,这对于当时的李维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对于现在的李维来说,他完全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权,去规划自己的未来。何况因为系统的存在,在提升自己这方面他几乎不会有太多瓶颈。
这个时候,主教练其实就不需要过分干涉他的成长了,或许只要把握住一个大的方向,也就可以了。
于是乎,图赫尔这种风格,倒是无形之中与他更为契合了。
……
而在这场比赛中,有了主教练支持,又没有队友掣肘,的确也该到了李维小试牛刀的时候了。
事实也正如预期一样。
本场比赛中,面对赛前普遍被视为实力相仿的慕尼黑1860,美因茨青年队却打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大比分——7比1。
奥利维尔·吉鲁在上半场就完成了帽子戏法,达米尔·弗兰契奇和马里奥·弗兰契奇兄弟联手互相传射,就连两名后卫巴努阿斯和苏博蒂奇,都各自攻入了一粒头球。
慕尼黑1860则只在比赛的最后时刻,攻入了一粒挽回面子——或许也没有挽回,毕竟美因茨都无心恋战了——的进球。
而要数到这场胜利的最大功臣,正是李维。
虽然他并没有直接参与任何一粒进球,既没有得分,也没有助攻,但任谁都看得出来,因为他的存在,让美因茨青年队彻底统治了中场。
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李维,满场飞奔,在他的拦截下,慕尼黑1860甚至连像样的攻势都组织不起来,德国人第一次领略到了李维这堵叹息之墙的威力。
而如果埃迪或是大卫在这里的话,或许就能看出来,李维的防守比上赛季更加出色了。
这自然是得益于那位利兹联传奇队长——比利·布莱姆纳了。
布莱姆纳的附身训练,对李维最大的提升,无疑就是位置感。
以前,他的单兵防守能力很强,又有充沛的体能让他可以上下飞奔,到处补防,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把对手的进攻扼杀在摇篮里,又或是在出现在最最关键的位置完成解围,但,他并不能成为后卫线前的可靠屏障,因为位置感的缺失。
简而言之,他踢不了单后腰。
夏天,在和吉鲁进行特训的时候,虽然他也有用布莱姆纳附身,但一对一的情况下,很难对提升位置感起到什么作用。好在集训开始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在球队训练中他有意识地增加布莱姆纳附身的时间,不断锤炼自己的防守意识,事实上到现在,奖励的十个小时已经没剩多少了。
但这种消耗,显然是值得的,现在即便是让李维出任单后腰,他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另外,某种程度上也正因为他在训练中大量使用了布莱姆纳附身,所以才让苏博蒂奇能那么轻松地压下队内想要做掉他的意见,毕竟大家在训练中都见识到了,这家伙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
除此之外,慕尼黑1860倒在李维脚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媒体宣传的误导。
在李维新闻发布会上语出惊人之后,他在德国不说家喻户晓,但至少在青年联赛里,绝对是人尽皆知了。
慕尼黑1860青年队的教练和球员们,自然也有关注他的新闻。
而前三轮表现不佳的李维,少不了被媒体们落井下石,什么“水货”、“没实力的自大狂”、“图赫尔亲儿子”之类的标签,比比皆是。于是,在这些媒体的引导下,慕尼黑1860的球员也想当然地把李维当成某种毫无实力却靠着说大话博眼球、想红想疯了的家伙。
直到今天的这场比赛,李维用他疯狂的拼抢狠狠击破了慕尼黑人的想法之后,他们才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