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还有好多好多的人(1 / 2)
是不是觉得《山海经》是神怪小说之类的?
可是却不知道它也是「地方志」吧?
现代为什么有些人一直认为《山海经》里面的东西都是真实存在的?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山海经》它不是神怪小说,它是「地方志」!
也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全国性的总志!
《山海经》,共有18篇,是由《山经》《海经》《大荒经》等3部分组成,作者不详,各篇着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数认为不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
《海经》内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话。
事实上,从体裁到内容,这两部地理书对方志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致使历代地方志,多与地理书混杂相兼。
也就是说,在几千年以前,就有不知名的人士,可能是一个,可能是许多个,他们把当时全国所有的山川地理,都记载在了竹简之上!
而这个工程量,对我们现代人来说,都是无比的庞大,那在几千年以前呢?
而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们为什么要记载?
可能永远也没有这个答案了!
……..
甘露殿内。
“陛下,还是坐下吧。”
静静的陪着李世民看了外面许久的天空,长孙皇后突然转头对着他轻声说。
“好!”
回过神来的李世民点了点头,转身朝里面走去。
走到龙椅处,李世民没有坐下,而是又把之前的书拿起,轻轻翻阅起来。
看了一会儿,李世民又感叹起来:
“哎,朕一直不知道为何世家会那么难以消灭。
看了书才知道,真正了解底层人的,反而是这些世家。”
说到这里,李世民轻轻摇了摇头。
“陛下,你想打压世家?”
听到李世民的话,长孙皇后以为他想要打压世家了。
“不,世家这个时候不用打压,短时间内,世家影响不了什么。
这个时候的世家,无非是掌握了当地向上爬的阶梯。
也掌握了许多底层人不了解的信息罢了。”
说到这,李世民顿了一下,转过头看着长孙皇后说:
“朕担心的是那些关陇那些名门!”
放下书,李世民咽了一口唾沫,抱起手,严肃的说:
“朕担心的是像前朝的杨家,以及,和我们李家一样的关陇贵族!
我们能这样趁隋末战乱之时上位,那他们呢?
如果他们也像隋朝末年那样,我们唐朝,是不是也会变成隋朝?”
说完这句话,李世民停顿了一下,脸色难看的说:
“观音婢,不要忘了,隋朝末年为什么会那么乱?
那些名门,可是出了很大的力的!
当时我们李家,也是出了力的!”
听完李世民的话,长孙皇后的脸色也难看了起来。
是啊。
如果隋朝末年,那些贵族与世家不出力。
隋朝真的有那么容易推翻吗?
就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那些起义军的兵器甲胄,是从哪里来的?
对李世民来说,在上层人之间,谁不知道当时的隋末,几乎所有的名门世家都参与进去了?
“隋末之乱,又何尝不是某些人不满足于自己的利益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啊。”
说完这句话,李世民沉默了下来,拿起书,又轻轻的翻阅了起来。
而长孙皇后没有打扰李世民,轻轻的把手中的书放下,走出甘露殿,准备为李世民准备吃食。
…….
“是啊,小胡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你说,他们那么急不可耐的跳出来。
这是不是证明了,伤害了他们的利益?”
说完这句话,李恩凡翻了一个身,失神的说道:
“可是,这到底损失了他们什么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