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地方志(1 / 2)
“小胡桃,你知道那个自媒体这段时间来的批判,充分证明了一个什么事情吗?”
“主人,小胡桃不知道哦。”
“是啊,小胡桃,你只是一个人工智能,不了解人性。”
“哎。”
躺在床上的李恩凡叹了一口气,看着卧室的天花板,嘴里喃喃自语:
“证明了上下层之间的巨大割裂,而这个割裂,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它们之间的鸿沟,被经济、地位、职位,这三把武器,砍的越来越大。
也充分的说明了,下层不了解上层,而上层,对于下层,也越来越模糊了。”
…….
“是啊,观音婢,朕一直不了解下层老百姓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大唐。
甘露殿。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两人整理着李恩凡给的书籍与种子。
“陛下,这都是没法避免的,你一直身处皇宫,不了解民间的事,也正常。”
旁边的长孙皇后听到李世民的话,放下手中的书籍,对着他劝了一句。
“朕知道,但是朕想到自己以前沾沾自喜的样子,甚是羞愧。
还说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从来没到最底层去了解过,却说出这番话。”
说到这里,李世民自嘲的笑了笑后说:
“这个书里有一句话说的好:一个人,不要去听他说的什么!要去看他做了什么!
大话谁都会说,可是去做,有几个人能沉下心来去做?”
顿了一下,李世民放下手中的书籍,站起身子,走到甘露殿门口,看着外面的天空,失神的说道:
“朕以前总是说的多,做的少。
成天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挂在嘴边。
可是。
朕此时认真的在脑海里回想,却发现,朕竟然不了解这长安周边百姓的生活。”
说完这句话,李世民猛然转过头看着长孙皇后,喃喃的说:
“朕还一直以为,老百姓每天都吃的白米饭。”
“呵呵,米饭。”
踉跄了一下,扶住旁边的柱子,又转身看向甘露殿外:
“米饭,原来对于他们也是一种奢侈!
朕总是以为,他们交了税,剩下的粮食就会留着自己吃。
可是,他们会拿出去卖了。
买更便宜的食物,来渡过接下来的一整年……“
“陛下!!!”
看着李世民失神的样子,长孙皇后赶紧跑到李世民身边扶住了他。
“观音婢,你知道吗?在那件事发生了之后,朕一直想证明,想向里面那位证明。
这个位子!
我做的一定比大哥更好!!”
慢慢的把头转向长孙皇后,李世民轻轻的说:
“可是,看了地方志,朕才知道,历史上的朕,做的再好,也只是这长安周边罢了。
朕就像一只缩了壳的乌龟,在长安这个地方沾沾自喜。”
看着李世民此时的样子,长孙皇后紧紧的抱着他的手臂,没有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