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山海经(夸父逐日,鲧禹治水,刑天)(1 / 2)
山海经·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1]走,入日[2]。渴,欲得饮。饮于河、渭[3],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4]。
注释:
[1]逐:赛跑。[2]入日:接近太阳。[3]河、渭:黄河、渭水。[4]邓林:桃林。
赏析:
这是一篇表现华夏民族战天斗地、死而后已悲壮精神的着名神话。
故事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突发奇笔:“夸父与日逐走”。这里没有交代夸父与太阳竞走的理由,但在《山海经·大荒北经》和《列子·汤问》中提到此事都有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的记载。给人感觉他是异想天开,自寻烦恼。但看看各国古代神话中因太阳酷热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产生的人与太阳搏斗的各种传说,便会使人联想到夸父此举实际上是这种早期人类与自然搏斗精神的抽象和概括。所以,他的异想天开就不是一种无聊,而是一首人类无畏与自信精神的壮丽赞歌。
“入日”说明他已经接近了太阳——他与太阳竞走的目的达到了。这是他以生命为代价而实现的伟大目标。然而,物质生命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全部生命的终结。“弃其杖,化为邓林”。他给后人留下的这一片绿荫不仅为其继往开来者提供了休憩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向人们展示了夸父顽强不屈、死而不朽的拼搏精神,激励人们为战胜自然,造福人类而永远奋进。
2、山海经·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1]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2]。鲧复[3]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4]。
注释:
[1]鲧(ɡǔn):传说中黄帝的孙子(一说为曾孙)。息壤:神土,可自身无限增长,故可用来堵塞洪水。[2]祝融:火神。传说为炎帝玄孙,或说为黄帝六世孙。羽郊:羽山之郊,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西北。[3]复:或作“腹”。[4]布土:分布息壤。九州:传说禹定天下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九州。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