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程韵封伯爵(1 / 2)
汉城秋闱的上榜名单一送进京,程韵就知道了林墨林轩两人都中举了,林轩还是解元,说她不激动和骄傲那都是假的,不过她还在上差,所以只能在众多闻风而来的同僚们的祝贺声中保持微笑与矜持。
有些和程韵比较相熟的同僚问起了宴客的事,她也没藏着,说要等林墨林轩回来再一起请客,听到的人纷纷说要给他们留张请帖,程韵自是一一答应。
此时,皇帝拿着汉城的榜单,正和轩辕宸说话,只听他说道:“程家在教育方面确实有其过人之处,一口气,出了四个举人,还真是招人眼红呀。”
“眼红也没办法呀,程家四个长辈都是有实力的,在这四个长辈的教导下,想考不上都不行。”轩辕宸的语气是明显的轻快,显然也为自己的朋友中举而感到高兴,他们六人的小团体,除了方玉君打算过三年再考科考,其余四个今年都成了举人了,可不就代表着他慧眼识珠嘛。
皇帝忽视自己大儿子嘚瑟的样子,转头望向案头的新版《三年科考三年模拟》,这个是程韵抽空重新撰写的第二版科考参考材料,这一次不只是南直隶的州府售卖,北直隶各个州府的崇古斋也有上架了,在各地刮起了购买热潮。他忍不住感慨道:“看来明年春闱,程家的门槛说不定会被进京赶考的举人踏破了。”
轩辕宸也看到了父皇桌子上的书籍,在脑海里描绘了父皇所说的场景,不知道怎么,明明与他无关,他却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另一边,吏部李尚书也拿到了林墨林轩两人的排名,想到小儿子李承彦,若是程韵是李家的主母,李家说不定会更上一层楼,只是,可惜了。
程韵熬到了下差,飞速得回到了程家,问清程老爹在哪里后,便飞跑到他面前说道:“爹,轩哥儿是解元,墨哥儿考了第九。”
程老爹见女儿气喘吁吁,给她递了一杯茶后说道:“早知道了,榜单一进京,老洛就派人告诉我了。”
程韵虽然不渴,但还是接过程老爹手里的茶一饮而尽,然后回道:“我知道爹肯定知道了,就是想要跟你说一声。”
程老爹笑眯眯得回道:“我懂。”
晚间,大家再次围坐在一起用膳,大人们兴致高昂,喝起了小酒,同时商量起宴客的事情。
“这次咱家出了四个举人,请客的规模就不宜小,我意思是该请的都请,反正家里大的很,摆得下。”程老爹说道。
其余几人也没什么意见,这种大规模的宴客,程家搬新家的时候就搞过一次,连郭沫沫这个新媳妇都有经验了,所以这件事就有条不紊得安排下去了。
自家孩子秋闱的事情随着汉城的消息传来,在程韵这里算是落下了帷幕。在林墨和林轩从汉城出发回京城的时间里,程韵从今年开春后,开始和军器司的工匠合作改良后的连发火铳试验成功了!
当许尚书把消息递到皇上跟前时,皇上当即传令户部左尚书、兵部闫尚书和几位阁老一起前往军器司集合,大家满怀期待得验收程韵和工匠们这半年的劳动成果。
在所有人都到齐后,皇上往身旁已经准备就绪的程韵一行人示意,可以开始了!
几名工匠自己亲自上手演示自己手中的连发火铳,对着百米外的目标连击八次,原本结实的土堆被轰成了平地。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射击时,全程不用停下装弹药,更夸张的是,结束后,所有火铳,一支炸膛的都没有。
户部左尚书惊讶得合不拢嘴,一会儿望向远处已经消失不见的土堆,一会儿望着工匠手里完好无损的火铳,内心掀起的惊涛骇浪可见一番。
回想当时,程韵带着火铳改良的方案到户部给工部申请预算时,他可是一点银子都舍不得给。毕竟那个时候的火铳实在是太鸡肋了,不好制造不说,精度也不容易控制,最关键的是耐久度极差,几乎两三次就报废了。而且,动不动就炸膛,给用者带来伤害,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火铳在天启国建国初就被放弃了,他自己觉得有弓箭和弩箭就完全够了,完全没有必要花大价钱去开发这类武器。
谁知道,皇上一听是程韵要研发改良火铳,二话不说,下了死命令,批预算,所以户部尚书只能咬咬牙,看着工部花钱如流水,将这些年好不容易收田地和抄家攒起来的家底,分了一丢丢给到工部那边。
左尚书一边拨预算一边还安慰自己,就算砸下去溅不出水花,他也不怪程韵,毕竟没有程韵这根导火索,眼下户部也不会那么宽裕,这两年,他头发已经不怎么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