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去支教吧(1 / 2)
“陆先生,您说的也确实有道理,但如今我们神州成为蓝星群管理之一的大国,在对外方面也应该要做出一些改变了。
譬如其他几个大国,不管是鹰酱还是大熊,或者是约翰牛和高卢鸡,他们每一家的知名高校都是有对外招生的。
如果我们的高校不进行外招的话,这会不会有些过于封闭了?
另外,外招也有利于我们传扬神州文化。”
在陆远说完后,众人沉默了一会后,一人开口说道。
“外招是必然的,我们曾经吃过封闭的苦,不能去重蹈覆辙。
当今的神州,不应该与外界脱轨,不管是哪方面,都不能脱轨,所以外招是一定要外招的。
但不应该是这样的外招。
你们的外招方案,与其说是外招,那不如说是扶贫了。
我不认为按照你们方案招进来的人,能对我们神州学府的教育提高多少水平,也不见得这样就可以不封闭了。
我认为,我们外招的初衷,应该是要引进他国的人才,把他国的人才留在神州。
譬如在座归化的诸位,像你们这种,进入神州后,有能力,可以为神州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才,才应该是我们外招的初衷。
当然,如果他国的人,想在神州学到更好的技术,然后再回馈自己国家的,我也可以理解,毕竟在过去,我们神州的很多前辈,也曾远渡重洋,前往大国求学,只为学成之后报效祖国。
所以对于这种学子,我们也应该给予肯定,给予帮助。
毕竟我们也曾淋过雨,知道那雨是有多凉,如今有了能力,不管是出于大国的责任,还是其他,我们都应该给他们撑起一把伞,但也只能是一把伞,不能是一套房。
外招不是扶贫,不是什么人都能要的,也不是什么人都要帮助的,而且这种帮助也应该要有一个度。
就你们提供的这种有教无类的方案,加上这符合大国形象的高额补助,一旦实行,能不能引进外国人才我不清楚,但一定能引进一些白吃白喝的混子。
我接下来的话,会说直接一些,你们也没必要去过度解读,但是你们如果真有这些想法的话,那就该收一收了。
我不知道你们在做这方案的时候,脑子是怎么想的。
但我看到这份方案的时候,我第一个怀疑的是,诸位想要借外招之名,行贪腐之事。
当然,我这人论迹不论心,毕竟这论心无完人嘛。
不管诸位之前怎么想的,只要还没有做,我也不会因为一个猜疑去针对各位。
今天在这也就是给大家提个醒,路是自己走的,可千万别走歪了。”
陆远点了点桌子说道。
说的很直接,没有任何客套之类的,甚至将怀疑的事情,都直接抛了出来,可以说完全没给在场人任何的面子。
“陆先生,您言重了,我们只是出于对一些贫困国家或地区的学生,做出的一些考虑。”
陆远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一些教授听到这话说,脸色气的铁青,似乎是受很大冤屈一样,场面冷了一下,这才有一人解释道。
“你考虑的可真多,下次少考虑点,有那时间精力,还是先考虑考虑自己家的贫困地区吧,虽然如今咱们神州大部分地区日子都在一天天的变好,但贫困的地方还有很多,这些地方的学生更需要你们的考虑。
不过这事情也确实要考虑,大国应该有大国的责任和担当,神州数千年的文化也应该得到更好的宣传,若是只依靠对外招收高质量人才,那是不足有将神州的文化传播到世界的。
我这里也拟订了一份方案,大家看一看,看看有哪些还需要修改增加的,要是没问题的话,那就尽早落实吧。”
陆远看了开口的那人一眼,随后让陈一几人将一份文件递交到了众人面前。
“高校外招计划及高校对外支教计划书。”
众人看到陆远给出的文件后,均是稍稍一愣。
支教?这是什么玩意?
计划书的内容很详细,但是每一条说的都很直接,没有任何模棱两可。
首先,在外招的事情上,针对每个国家的不同人才,都有着不同的录取标准。
这个录取标准,还是没有额外要求的。
比如一个鹰酱家的理科学生想要来神州进修,那么只要他通过了理科类目的考核,成绩达标了,那就可以了,连神州话的要求都没有,即使他不会说一句神州话,那也可以过来学习。
当然,这个录取分数线就有那么一点高了,这种就是人才呐,至于会不会神州话,这真不是很重要,人都进来了,总能学会的不是。
这个录取分数线,对于每一个国家都差不多,而且不分录取指标。
比如今年要是外面能达到指标的人几百上千,而且还都想过来进修的,那就都录取了,如果今年没有一个能达到分数线的,那就一个不录,反正分数线是不会降低的。
只不过学校不同,这分数线自然也是不同的,比如平安城大学,这种当前世界师资最强的大学,那分数线基本就是顶格的了。
比如以数理化三门为例,总分三百分,想要进平安城大学的话,那他得拿两百九才能让平安城大学对他进行外招。
而即便是当前神州最普通的一个大学,那三百分,也最少得拿两百四才能录取。
也就是说,不管对方是想进修什么,他都得是一个中上的资质才能进来,这就是陆远给出的一个外招标准,没这个资质的,神州一律不收。
而支教标准,那就是另一个情况了。
这并不是哪一个学校可以自己做主的。
大致的意思,就是一些弱小的国家,他们家里实力较弱,教育资源匮乏,那边学生按照他们的教育,基本上是不足以来神州进修的,但他们又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可以向神州进行申请教育援助,当通过神州的考核后,确定这个国家符合需要援助要求,且能够保证交流无碍的情况下。
再按照该国付出的学费,从神州的高校中选择数量不等的教授或学者前去支教。
前往支教的学者,除了能够获得神州这边的正常工资发放外,还能在该国获得一笔工资,至于多少,那就得人家有多大方了,反正不会比神州这边发的少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