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有烟火气才是人间(2 / 2)
就因为一套线衣线裤,讲一块钱的价儿没讲下来,十三块钱的东西,非得十二买。王在梅没卖,她转头就问隔壁的大姐多少钱。
都是一个商场卖小白货的,还是相邻的柜台,低价都是一样的,谁想搞竟价,那买卖也不好干。
那大姐不想得罪王在梅,只说十五,一分钱不减了。
就是给王在梅个面子,想把小媳妇推回去。
结果,年轻人多犟啊,小媳妇还真就认了十五块钱的价儿。
把那大姐给架起来了,卖吧,得罪人,不卖嘛,也不好。
到了还是收了钱,然后等小媳妇走了,把钱给王在梅了,换回了一件货,当是代她卖的。
小媳妇这下可算是把王在梅得罪了。
她爹过生日,大包小包的带着东西回娘家,王家非来在屯子里就是大户,趁着老王头过生日吃席,把那小媳妇一顿的讲究。
过后儿,那小媳妇一家子在屯子里开始处处不得劲儿了。
干啥没人理,买啥都高价,附近的屯子小卖部卖她都一个价儿。
不想高价买,就得去镇上。
想借个刀借个碗的,那更是想都别想。
大冬天的,天天早上家门口不知道谁往他家门口路上倒水,地滑得,不注意就摔。
老头老太太们聚在一起扯闲篇,也不带他们家人了。
年轻人打水浒牌,合着伙坑她家男人。
他们家蒸豆包,包冻饺子,杀年猪,都没人去帮忙……
很短的时间之内,就把日子过成了死门子。
一点儿交际往来没有了。
那小媳妇也要强,哎,就死挺呢,宁可自己在家闷头干活过日子,谁都不交往,也不服这个软。
那要就是在家种地,只要不懒,自己家种自己地,日子肯定也能过。
但是林家不行啊,林大力和贾敏都是外向人,重点是,他家可不只种地,还得做买卖呢。
没人气儿,做啥买卖。
这不是,进了腊月,家里又买了四轮的拖拉机。
收粮能走更远的地方。
去百八十里外的村子,当天也能打来回。
林大力脑子活,今年卖菜又发现了新商机。
从县城的批发市场上批米面油,油盐醋之类年前最好卖的日常消耗品,放在后车斗里,用泡沫箱装上,再包上旧棉被旧棉衣啥的,给后车斗再盖上一个帆布的简易车棚。
就是一个流动的小卖部。
收粮,走到哪卖到哪。
小打小闹的,哪天都得三十五十的进项。
再加上豆腐。
两口子天天出去跑,一天百八十,是正常收入。
因着常往县城进货,屯子里人要啥,捎带手就给带了。
那好意思让白给捎带,一分钱不给加的,终究是少数。
慢慢的,习惯成自然,家里的厦屋就成了货仓,虽然没有摆柜台,但也有买有卖的,算是不正式的小卖部了。
就说这样儿的家,要是跟那小媳妇儿似的,能行?
海橙是性子烈,不肯吃半点亏,但她又不是傻,这个账能算不明白嘛。
这才不说话的。
听着当妈的教训。
黛玉都快成了小卖部的掌柜的,放寒假在家里一步都不出门,就看着卖货呢。
她可乐意听贾敏给她们姐几个讲村子里的人情事故,家长里短了。
别看村子小,事儿还真不少呢。
听着怪有意思的。
以前她最不耐烦这些个。
有时间看两页书,画幅多好。
现在可不那么想了。
多有烟火气呀。
这才是人间呢。
她呀,真是越来越接地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