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浊乱朝政(2 / 2)
看到言官姜应麟的奏疏不但不被采纳,还被贬官戍边,朝臣们既怕又感到愤怒。大家纷纷找到内阁,催促首辅申时行面见皇上,追问建储之事究竟如何处置,以平息朝野的不平之气。
万历对此自有办法。现在,他早学会对大臣们的奏疏不闻不问,一概“留中”(存放起来,不予理睬)的方法,任其自生自灭。
这天,万历将首辅申时行召到乾清宫说:“建储乃皇帝家的家事,你这么大年纪,国事又千头万绪,就别再费心思了。”
申时行坚持说:“内阁公堂,天天爆满,朝臣们公推我对建储之事多加关照。此事应三思而行,不可使民怨沸腾。”
“朕自有处分。不劳首辅和朝臣们渎扰。”万历毫不客气地说。
申时行讨了个没趣,垂头丧气地地回了文渊阁。
他对等待听消息的群臣述说了事情的经过。群臣心中的怨气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如火上浇油,沸反盈天。
他们竟在皇上的谕旨中,又抓住了把柄:即“立储自有长幼”六个字。因为在姜应麟的疏文中,册立东宫太子是主旨,而为王恭妃争名号、地位不过是陪衬!显然,万历皇帝没有分清主次,着重在为郑贵妃名号上解释,却顺口说出“立储自有长幼”的话,就是这句话砸了锅:实际上无意中对建储之事已做了回答。
万历这道谕旨一下,不但恪守正统思想的朝臣高兴,就是被贬了官的姜应麟也非常兴奋,以为他一个位低职微的小官,竟换来了“立储自有长幼”这句明确的话,实在是太值得了!
刚开始,万历并未意识到自己谕旨中的失误。那些守正官员的疏本如骤降的雪霰般接踵而至,都着重提到“立储自有长幼”这句至关重要的话,要求他兑现承诺。至此,他才意识到这句话中的重大疏漏和失误。可是,这件事异常敏感,又不能朝令夕改,这太被动了!
这一年,全国很多地方遇到了百年罕见的严重干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百姓啼饥号寒。按照惯例,皇上应该真心实意地检讨自己的过失,征求直言,接受文武百官的批评,写下“罪己诏”。
万历皇帝当然也不能脱俗,他专门发出诏书,征求直言。令群臣围绕自己的职司,献计献策,协助朝廷整顿治国方略。
万历此举,并没想来真的,不过是想做个样子给人看,虚晃一枪而已。根本没想征集什么“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