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廉官赵南星传奇 > 第116章 浊乱朝政

第116章 浊乱朝政(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震惊!我在和平精英破解版开直播  缠绵一梦  民间奇案之鬼怪杂谈  种田山里汉:满级娇娇三岁半  离婚后,一品战侯崛起  紫金刀  穿越第一天老爹竟给我下毒  恩仇江湖  给大佬们当替身后,我直播暴富了  为病弱少爷冲喜后,她成了掌中宝 

再加上日甚一日的各种流言,使这位以“老成持重”着称的首辅大人,也实在坐不住了。但是,他还是不想出这个头。尽管他已听到朝臣们背后骂他“孱头”、“窝囊废”等难听话,他还是只信奉“出头的椽子先烂”这句古训。他要等待、观望,一旦有人出了头,他便设法全力策应。

正在这时,言官姜应麟上疏,请将元嗣册立为东宫太子。他在疏中条理分明地写道:“......事当慎始,(郑)贵妃所生陛下第二子犹亚位中宫,恭妃诞育元嗣,翻令居下,揆之伦理不顺,质之人心则不安,传之天下则不正,非所以重储惑,定众志也。伏请俯察舆情,收回成命......莫若俯从阁臣之请,册立元嗣为东宫,以定天下之本,则臣民之所慰,宗社之庆长矣。”

此疏一出,朝野引起巨大震动。“建储”之争拉开序幕。在大多数朝臣的思想意识深处,正统的礼法观念占据着至高无上的重要位置,是永远不可能更改的。

他们认为,社会之井然有序,全靠历代相袭的礼法加以维持。皇上位分最高,为天下人所敬仰,对这种礼法应当特别尊奉。

生育皇长子的王恭妃,地位应仅次于皇后,其他嫔妃,无一伦比。郑贵妃入宫即得专宠,册封贵妃,高于王恭妃一级,这是盛世不应有之事,应尽快纠正。退一步说,如不纠正,也应将王恭妃晋升为贵妃,才算合乎礼法。

何况郑妃生下朱常洵后,又晋升为皇贵妃,已高王恭妃两级,更与礼法不合。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之下,人们纷纷猜测将发生“废长立幼”之事就顺理成章了。大多数朝臣认为,这种违犯礼法之事,是丧天理、大逆不道,一定要顶住。

姜应麟就是在这种正统舆论的支持下,写了这篇奏疏的。

接着,首辅申时行在巨大压力之下,不得不起草一篇疏文,率内阁官员和六部尚书共同上疏,要求皇上册封太子。

其后,吏部官员赵南星和顾宪成等人也了奏疏,密奏直送皇上。

万历皇帝看了姜应麟的奏疏之后,“啪”地扔在地上,大发雷霆。原来,奏疏上将他与郑贵妃海誓山盟的事写得清楚、明白,甚至连时间、地点都一点不差、毫发不爽。他有些纳闷:那天,他同郑贵妃“金盒密约”之后,御前太监并未在场,老方丈未让近前,郑贵妃自己肯定不会说出去,是什么人将此事刺探得如此详尽呢?

万历气愤地将宫中所有太监召到跟前,把桌子拍得山响,暴跳如雷地吼:“这些流言蜚语从何而来?竟然在大臣中广为传播!”

太监们黑压压地跪了一地,叩头如捣米状。

见众太监谁也不肯招认,万历命司礼监掌印官张鲸派东厂的校尉挥动皮鞭,把太监们挨个狠狠地揍了一顿。

追查流言毫无结果,也打了太监,万历心中的怒气才渐渐消散。他亲自挥笔写下谕旨:“今闻无根流言,造谣惑众,一旦查出,严惩不贷。贵妃敬奉勤劳,特加殊封。立储自有长幼,姜应麟疑君卖直,可降极边杂职。”

谕旨发布的第二天,吏部发公文:将官至给事中的姜应麟被贬往大同境内,成了位置极其低微的大同广昌(今涞水县)任典史。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双大秦对比:两个秦始皇都懵了 浴血江山九龙嫡 杨广偷看我日记,躺平成千古一帝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大唐:娶植物人公主,我赚麻了 重生水浒之我是方腊 扬波万里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游戏升级之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