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辩若讷,多言数穷(2 / 2)
要知道,我们的古人他们做学问都是很严谨的,其汉字的精髓便是在于对于特定现象、特定状况、特定情况下的那种单音节词描述;
准确的区分各种单音节词,便就是我们准确认识现象的开始;
任何事情都是从“现象”做起的,如果连最基本的、具有微弱差异性的现象都模糊、混为一谈,那可真是太糟糕了。我不相信有那位囫囵吞枣的先生可以在他所处在的领域当中,取得特别高的成就;要夕惕若厉。
所以,其真正“空、无”所要传达的信息,便就是还原事物最真实的本质;即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不知道,就不要乱说,把问题留给真正的自然;让现实来为我们解答一切。
而也许到最后我们才会发现,其我们所有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是为了验证先辈们所开创出的学问正确性,为其所鉴定的基础做注解。
但却是做更详细,更深入人心,破象立道般的我们这一时期更坚定不移、自力更生、生生不息的实战注解。
而其粒子、微观粒子,也便极可能就像是块石头,只要是到达一定的熔点、溶解点、拆散点便就会被打碎或是解体、融化,而就算是不断地熔解,也便都是能够,在经过某种不同条件的“冷却”后,重新凝固组成为粒子般的“石头”;
没有什么不是关联在一切的,因其都是看似不同和不同程度的“自性”而已;
但其实,说到这里,难道我们还没有发现,其再用“自性、上帝”等等一类的具有很强标榜、禁锢性和局限等教化、束缚性的词汇,来解释如此一种整体、不可分、也无法分、而即使是分了也都只能是我们在现象上加以区分、千变万化、玄之又玄、根本不能够妄下结论的大道状态不足够准确吗?
其“自性本空”,提到“空”,我们就要知道,这并不是为了让我们知道什么叫“有”和“消失”这种结论性的答案;提到“空”,我们就要知道,其便是为了更好的还原事物的本质,我们心情的本质,能力、能量的本质,事物造型结构的本质等等,但却并非为结论性的答案;
其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你知道我就跟你知道,你不知道,那我还跟你知道干什么,让现实来回答一切就好了,不然什么才算是智慧;
其这世间的智慧就只有一种,是什么?
就是天,就是大自然(老天爷),就是事物最本质的那一种现象,就是现实。就是向一切学习,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
在这里,我们不要觉得只有物质、金钱、飞机、大炮、高科技等等才是现实的,这其实是对“现实”很粗浅、浅薄的一种认知,而其真正的现实便是“没有什么是假的、也没有什么是真的”“实相无相”;
而哪怕是我们所能看到和感知到等等、甚至包括幻想、白日梦在内的也便都为现实;因其在那一刻中,一切便都是自然的,即可以肯定的是:自然是允许你这么做,但也不完全允许你这么做,因为它会把你叫醒,当你过度沉迷于某种事物中时。
因其现实是不会同自然冲突的;即,其现实便就是自然;无论合不合理。
因其自然从来都不会说谁对谁错,而就只会用现实继续加以验证。
所以,其“空”必然是同“无”一样,一种不存在对立性的描述方式;而就只是为了还原事物、以及等等事物变化过程时的自然本质;其并不是说真的没有,或是一切都为幻象、高低维生物差距等等,而就只是不再、也无需区分性的“自然”。
即,哪怕是其小到真的完全没有,一直小,小而无内,或是大到无穷无尽,大到一种没有外界、不可估摸、没有极端的无外状态;
也便都是在汇总了一切事物——“道”这种共有的状态下,所区分出来的;即在这种不加以区分、相当混沌的“道”的状态中,而即使再怎么以“主体(我们自己)面对客体(灾难般的环境)”般的方式去区分,也便还都是“道”的本身;
而即使我们对道进行了许多概念上的划分,其“道”的本质也都是连通在一起的;其不是要我们进行宏观上的切分,而是要去还原事物最为本质的形态:
因其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通的;
而在这种状态下,就连自矩遇迹这般具有独立、划分区域性的词汇也都是不能够使用,因其已经是处在了一种我们不能够分门别类、自性本然的状态;即“本就是这样”,这种看似不具有解释性意义的词汇。
所以无论是用何种的词汇来描述,都不能够说是很准确,而更多的则只能够是让自己逐渐站在“道、自然”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不分中区分;
而即使是进行了区分,对道、或是一件完整的事物或研究对象本身而言,也都是不分的;
即:我们不再是站在对立的哪一方中,而是站在统一中,同时看守相对对立的情况;而即使是对立的情况,也便都是统一的,是我们在分中,发现了其不分、矛盾而又能够相互对立统一的一面;
就好像阴阳是不能分开的,而即使是我们用“一”画开了它们,使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也都是在不分中分的;
对于这个道理,我想我们都已经弄清了这么久,可为什么,还是会有这种不能够相互理解、换个名称、名词就不认识了的这种现象;
能够说明的便是,我们以为自己理解了,但其实还没有从脑海中真正理解,因其这种概念本身就只能够作为我们在对待万事万物起心动念时的最底层思维逻辑;而不是浅薄的只懂得这种名称就自以为高大上起来。
对立统一,其不仅是对立统一,因其本就是一体的,而后由我们的意识做出了分别;但其即使是“分别”的那种状态,也都是相互对照、联系在一起的;
而这就是“道”,就是一画开天,以及一画开天后的那种一阴一阳谓之道的状态;转化到我们自己的角度,就是“以人为本”,生而神灵、弱而能言般的开始回归到我们自己自然的角度上;
打通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界限;
我们会发现很少有话是错误的,因为所有的话都是信息而已,根据香农定理我们也该知道,信息还能有假?只是,在当我们接收到信息时的有些失真或判断失真而已。
提高自己对于信息的辩证、判断、接收能力才是真的;管他真的假的,我们自己不会判断?不会根据自己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决定吗,消除对于种种概念的不确定性就好。
而也便就是为什么说,“道”为什么又能够对任何的事物进行到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为而不持等等状态;
便就是能够让世间的所有事物都能够回归到属于它自己本质的状态中,“以它自己为本”去在不分中分;但事实上,却也显有像人一样,可以在自己生存的领域中,思考和计较太多的事情,搞出这么大动静,所以也才说人为万物之灵。
在这里,因为此前有提到“真空”;可能我们还会有人觉得“真空”会有“自性”,会是连续的?
那么,其我们便大可继续往下看,听听其“真空——这个我们一直都想要了解的理想实验状态”或者说“来自虚空的先天一炁”等等到底是什么,我们由浅入深,再回归到现象,听听“无我”的那个大一统的“自性”世界到底会是什么状况;
此便是需要大量的铺垫;文段会很长;大辩若讷,大直若屈,甚至于我们要开始引入更多的信息。
而其自性就是因为我们做了特别多的划分后,而衍生出来、在对种种物体、事物进行命名后,所描述出来的一种本质;但其“自性与自性”之间却关联的,好像“气”一样。
什么是“气”;其气就是那种我们看似有了,却又逐渐没了;看似逐渐没了,却又逐渐有了的事物状态。当然,这是对于现象的概括性粗略了解;
就好像,城郊边的木房子,一栋栋盖起来,经过不断地演变塌下去,而后又重新一砖一瓦地盖起来,再经过一系列的“拆”变,没落下去,被高楼大厦迭代……
我们将此种现象,定义为“气”。
用现代的话说,应该叫来来回回的“能量”,但一旦叫“能量”,又会过于倾向于物体的内在某种当下情况定义,而使之形体发生了不确定性,除非我们称“能量是变化的”,貌似才能体现出其能量在变化的那重感觉;
因为“气”是具有我们能够看到的“质量形体”以及“内在能量”等等因素共存的演变状况;这种描述很抽象,即是:事物在不区分中所区分出的一种共有的、量化了的时空间序列;其不单单只是要描述“量”此种概念,而更在于完整的自然“行运”。
而能量则更像是在描述:联系于事物形态、结构、质量上的某一种相关特征。当然,这只是我的粗略理解;
其“气”一旦形成、达到了汇聚性的规律,便就是“经、经络(运行规律)”;而后,由“经、经络”发生、进行更加稳定、具体行运、衍生出的,便就是“精”,例如我们青春期所讲的“男女天葵”等等;
逐渐的,等到“形、形貌、形相力”发生后,其“神、神韵”也便就会体现出来;形神兼具者谓之灵。我们讲“通灵宝玉”,其“通灵”便是说明,这件事物的内在结构及生成,其“形神”已经逐渐达到了一定心满意足的程度才便是通灵。
另外,关于“穴位”;因为我们此时探讨的对象不在于此,而就只是粗略提及;而其便就是对于精气神更加具体性的说明,但其也终究符合万变不离其宗,而不离其宗,则便就是符合其“宗”所表达出来的理念。
所以其穴位,便就是精气流通时所经过的节点;
例如赚钱:其一个人、一个家庭、家族或机构能够赚到钱,则一定是站在了能够“以物易物、等价交换”的商品、货币流通的流通节点上,而其这个能够赚钱,有方式、方法赚钱的部位就是“穴位”;如果不能够赚钱,则可以确定其便是和如此流通的穴位开始偏移,或风向已经变了。
例如,我们在甲这个穴位上用苹果换取了些许银两,又带着银两,去到乙这个穴位用银两购买了部分布匹;
因其都是处在了流通的环节当中;这便就是穴位;所以,其穴位一定是“活(自然)”的——并且是在气当中;
但也可以看出,此“气(流通)”也一定是配合在当下的天时地利等当中;如果是人体,则便是血肉当中,因其“气”出现时,也一定是根据身体等等的结构整体出现。
如果“气”没了或“气”变动了,则穴位也一定出现问题,或者穴位出现问题了,气也一定会有影响。但总体的大环境还都是在于我们自身这个整体的环境;以气养穴,而当整体的流通环境好了,其穴位当然也不会无缘无故出现问题,因其便都是协调于整体中的“民莫之令而自均”状态。
而也便是,一旦我们能够站在合适的穴位上,那么也就可以很快的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但前提是我们要有足够的本事站的上去;例如,谋求到一份好的差事,或是努力到一定阶段。
而是否能够站的上去,我们会发现其不单单是取决于我们自己,而更在于我们是否真的能够“行道有所得”;其无论你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到达上这个点位;而在这个点位上,就一定要符合这个点位上的要求,否则很快便会被替换掉,而也是哪怕是追回到过去等等的条件因素也便还是会换掉;
但至于是被谁替换掉或接手,那么其答案也便就会陆续揭晓;因其都是自然而已。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大致分析得出,其我们从“甲”到“乙”这个过程所用的距离有多远;以及甲乙这两点位置是如何判定的;
在人体穴位中,其判别的方法,因为已经有确切的更为专业的书籍提到过,如何判别,其必然也是经过一步步地推导才会被提出的;
要知道,象者,道之藏(cang)也;道者,守藏(zang)象也;懂得一步一步地研究方法才是探究其原因的开始;即从现象入手,进入到其更深度的本质中,再回归到现象来;
所以,在这里我们便不做继续的论述,而就只是为了带出后续内容;
其我们可以看出,当我们处在甲这个点位时,只要再往“乙”的方向走上一点,便就会开始偏移“甲”这个穴位,也便就不会再是原本这个甲的位置。
其也便就是忒修斯之船,当我们开始换掉船上第一块木板时,其一切也便就已经开始变了;即只要我们选定一个确定了的参考点,便就立刻有了对照,有了对照就是偏差的开始;这里我们不要觉得有偏差就是不好,因其有时候的大一统教条才更加可怕。
有偏差才是能够让你做自己的开始,如果没有偏差,其我们便会根本不清楚自己是谁,陷入混沌之中,五谷不分;但当然,那种便就又是另一种很传神的境界了;
而至于,这期间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我们在“甲”这个位置是“用苹果换银两”;而来到“乙”这个位置,为“用银两换布匹”;可以看出其每个穴位之间位置及功能或许都为略有不同,但必然各有关联,因为以“银两”还可以去到“丙”这个穴位购买其他配件;
所以,其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其穴位便是:于一个整体的查看对象中,每一条“气”运行的经络中,其各种精微事物进行交换和变换的显着点;而也便就是气流通时具有往来交易性特征的迹点;
而又因为,其“气”一旦按照“经络(规律)”例如手太阴肺经,运行起来,那便也就开始去沿着特定的规律,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走街拜访方式去流注、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