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朱由检教子——民生,才是政策得失的关键(1 / 2)
朱由检摆摆手:
“有话直说就是,吞吞吐吐干什么咧?”
听到陛下这么说,周皇后这才放松下来,继续道:
”臣妾想劝一劝陛下。
陛下啊,出宫一次琐费太甚。
臣妾让下人计算了,咱们出一次宫的花费,相当于千户人家一年的开销。
咱们是天家,百姓供养不易。
臣妾……臣妾恳请陛下,可否收回打算?
咱们能不能不出宫了?”
只是,她的前半截,说的理直气壮。
到了后半截,却已经底气不足了。
说完后,还一脸忐忑,连皇帝的脸都不敢看了……
听到皇后这话,一众本来欢喜的嫔妃们,也不由换上了一副义正言辞的表情。
就好像,她们也不想出宫一般……
这丫头……
张嫣苦笑不已。
理直气壮的事情,被周皇后说的好像是祈求一般。
咋地怎么教,都教不好呢?
……
朱由检环顾四周,见到众人的表情之后,嘴角顿时露出了笑容。
他伸手拉过太子和定王,既是对两人,又是对在场的所有人,告诫道:
“你们都记住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别人告诉你的再多,不如你自己出去看一看。
人的嘴会骗你,人的身会骗你!
甚至,你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样会骗你!
但是,唯一无法骗到你的,就是进步。“
太子似乎懂了,众人有的明白,有的却不懂……
朱由检满脸肃穆,认真的教导道:
”什么叫做进步?
进步是要有了参照的!
比如民间的房屋,百姓的衣衫穿戴,市面的繁荣与否……
一个正常的社会,每十年,必然有一番新变化。
今岁,你出去看看,村落里百姓的人口,房屋的数量,房屋的新旧程度……
你要记住了你看到的!
因为这些就是你的参照!
十年后,你再出去看看~!
村落里的人口,房屋的数量,房屋的新旧程度……
你自己看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不会骗你的!
如果这些事关民生的数据,不曾有了进步——那么,你的施政,就没有别人告诉你的模样!
如果民间十年都没有进步,别人还称赞你是圣君,这个朝代是盛世……
那么,这些人都在骗你!
朕希望你们记住了——一代仁君,不是百官嘴里的恭维!
而是民间的欣欣向荣!
只有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你才是合格的君王!”
太子若有所悟。
他想到了王廉在《大明晚报》上的那篇文章。
貌似王公公,也是这个意思……
原来,只有百姓,才是最有资格评价君王的标准之人啊!
太子明白了……
朱慈炯瞪大了眼睛。
他想起了当初在外公家(张嫣娘家),小朋友攀比时说的那些话……
“我家才盖了一座新房子……”
“我家添了几头牛……”
旁边那些陪他们玩的小伙伴,也纷纷说自己添了几身新衣服……
自己家里新做了一张床……
……
来汉都的路上,他看到一行行百姓,艰难的拄着树枝,挣扎朝汉都而来。
大娘告诉他——因为来了汉都,就不会饿死……
北方路上,遍地饿殍!
过了叶县。
父皇让官员赈济百姓,一处处百姓聚集点,粥棚无数。
再也难以看到倒毙在路边的百姓……
到了南阳之后,百姓脸上的黑壳,逐渐褪去,变成了青色。
大娘说过:
那叫脸有菜色……
当流民脸上的黑壳褪去,变成了青色,就意味着百姓已经活过来了……
……
这就是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