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权力轮回(2 / 2)
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天子只能寻找肯帮助自己的人,用身上拥有的权力,册封新的诸侯。
秦襄公护送周天子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这一支在西北以养马起家的嬴姓赵氏,正式完成身份的转变,跻身权力核心阶层。
而秦国经历五百多年的发展,在旷世帝王嬴政的领导下,扫六国平天下,开创帝制。
至此,诸侯绝灭皇帝独尊,秩序赋予的权力成为皇帝私有物,国家成为家族独资企业,皇权至高。
从部落首领到始皇帝出现,这其中的时间跨度相当长,普通人在一代传一代的认知里,以秩序维护人为尊的念头根深蒂固。
秦的继任者汉朝,另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汉武帝,更是借助天人感应之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一步巩固皇权。
圣人的思想肯定不是这个意思,但皇帝可不管这么多,拿来改改捡用得上的传播,好用就行。
皇权经过一代代皇帝的加持,已经变得不可动摇,国不可一日无君成为老百姓公认的事实。
但皇帝只是一个人,不可能靠自己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势必要找帮手。
平民不会听平民的话,诸侯又已经没有了,所以皇帝只能选择那些有名望有见识的家族,从自己的权力里面分一部分出去,让这些帮手以自己的名义办事。
帮手尝到了权力的滋味自然想要更多,也打算让家族长期拥有这份权力,因此士大夫阶层成为类似诸侯甚至超越诸侯的存在。
诸侯会给天子起码的颜面,有些事是干不出来的,而士大夫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他们是名义上的打工仔,是典型的职业经理人,又没有股份在身,对公司的归属感全靠老板给的待遇。
要是碰到一个抠门和让人不爽的老板,产生跳槽和摆烂的心思很容易理解。
马仔的想法皇帝一清二楚,很难对他们完全信任,双方一直处在拉锯和博弈之中。
然而,皇帝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大首领的理念已经传承好几千年了,哪怕被人架空,身上的皇权属性还在。
皇帝代表大义,这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能有效的根本原因。
官员自然不会甘心手上的权力要靠皇帝施舍,经过一批批聪明人的探索,终于找到了对抗皇权的方法,民意。
兜兜转转,权力的赋予方和执行方,以这样的方式再度碰面。
百姓认为天下需要皇帝,否则一定会天下大乱,影响他们生存,所以由衷希望新任的皇帝是个会对他们好的。
皇帝希望看到听话的百姓,你们只要听话,我也省心,大家一起过太平日子多好。
但皇帝不能直接对话百姓,百姓也只能透过官员来看待皇帝,而官员通常又有自己的立场,三角关系想不出问题都难。
多数时候,官员拿百姓压皇帝,转头又用皇帝吓唬百姓,妥妥的大反派存在。
事实也确实如此,他们表面敬着皇帝,心里却会把维持秩序的功劳记在自己身上,认为谁做皇帝都可以,就是不能少了士大夫。
到了这时,官员群体成为挑战皇帝,窃取权力果实的有力竞争者。
制度越到后面越僵化,越难以出现变数,只能慢慢走向消亡,直到新制度的诞生。
宋继兴看得很透,心里是悲观的,觉得没有希望赢,连带培养儿子都是一副咱别做亡国之君就好的要求。
想要赢,或者说输得别那么难看,必须重新寻找和百姓沟通的桥梁,还一定得绕过官员。
而白芨,就是他能找到的最好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