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出现了,刃型位错构成(2 / 2)
“刃型位错构成它出现了!能谱仪也有了响应!”
“好,尽快通知其他人,我马上到!”孙建国披着外套,随意洗了把脸,快速往实验室赶去。
“出现了,刃型位错构成!”今晚,项目组的研究员们被这个消息叫醒。
大家知道这声呼喊意味着什么,各自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现场,欲要一睹为快。
接下来的十多个小时,大家见证了一个奇迹的发生。
银灰色的物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切就像郑奕晨论文里所描述的一样,反应方程式也对上了。
慢慢地,那块珍品般的物质外表开始泛起蓝光。在淬火+高温回火之后,有光泽的蓝色更加明显,已经完全覆盖整个材料
六台高端仪器监测着电子束熔炼反应炉里发生的变化,反馈的数据及图谱显示,他们距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太阳升起,尽管一夜未休,众人仍保持了饱满的精神。
且不说这个成果有多么大的震撼力,大家都是科研老人了,通宵达旦并不少见。
中午十一点二十五分,反应结束。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反应炉打开,从中取出那个被蓝色包裹的宝贝。又通过了一些加工手段,十二点整,整个试验结束。
匆匆吃了午饭,验证实验开始。
根据郑奕晨的推断,该材料需要在五千个大气压下实现室温超导。
若是该研究成果可靠,则刷新了超导材料新的临界温度以及此前动辄需要数百万个大气压的压力需求。
要验证某种导体是否具有超导性质,就看他的电阻是否为零。
而超导指的是电阻为零,而不是太小导致观察不到。
为了避开这个问题,项目组搞了一个闭合的超导线圈,施加五千个大气压,在超导线圈还不超导的时候,打开附近的磁场。
关闭磁场后,超导线圈内形成感应电流,在超导线圈内部一圈一圈……
将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如果有电阻,哪怕特别小:电流也会逐渐消失;
二、如果零电阻:电流将一直持续下去。
当然,仅仅是电阻率为零并不是超导体的定义,必须加上迈斯纳效应。
1933年,迈斯纳和他的博士后奥切森菲尔德在对被冷却到超导态的锡和铅进行磁场分布测量时发现了这种效应。
即当一种材料从一般状态相变至超导态时,会对磁场产生排斥现象。
当把超导材料放入磁场中时,超导体内部的磁通量会被即刻“清空”。
这是因为磁场会使得超导体表面出现超导电流,该超导电流又反过来在超导体内产生与外磁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磁场。
两个磁场相互抵消,使超导体内形成恒定为零的磁感应强度。
因此从外部看起来,就像是超导体排空了体内的磁感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