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来自县里的激励计划(2 / 2)
今天白天的时候,王泰然去县里开粮食生产动员会,并没有参与王家对曹建川进行的围剿行动。
而他从县里带回来的消息,肯定是和曹建川有上一些关系。
明白是明白,这却让王承柱患了难,自己总不可能,对曹建川来上一句。
建川你走开点,我和你三哥商量点事吧?
何况几人刚把芥蒂解开,这么一说,以后不又出现新的矛盾,不把曹建川当自己人看?
发现两人接二连三的看向自己,曹建川怎么会不明白,他们的意思。
当下呵呵一笑:“那个爸,三哥,我先回去了,你们慢慢聊。”
见曹建川主动要走。
王承柱突然开口道:“等等,建川你不用走,你也留下来听听,泰然有什么事,你就直说,不用瞒着建川。”
他并不想曹建川为这事,在心底和自家人起隔阂。
况且他都已经说了不返城了,那么还有什么事,是不能说的?
“大伯?”
王泰然见王承柱对自己点头,这才犹豫的说道:“大伯这次去县里开会,除了说了农资的发放,县里还提出,这次那个大队表现的好,就奖励推荐去读大学的名额……”
王泰然说到这,发现王承柱那黑得能滴水的表情,也是一脸的尴尬……
这事,其实这几年来,年年都有。
在1968年的时候。
《天夏报纸》上发表了一份题为“从魔都机床厂看培养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
报纸上提出了“关于工程技术人员的来源问题。”
当时的主流媒体,认为除了继续从工人队伍中提拔技术人员外,应该由基层选拔政治思想好的,具有两三年或四五年劳动实践的初、高中毕业生进入大专院校学习。
这么干避免知识分子脱离群众,脱离社会,形成学不致用的情况。
因此选拔有实践经验的知识青年到大学培养,这是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
之后,便有了领导的“七二一指示”。
魔都机床厂,在这个指示下,当年就创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
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大家发现这个模式还算不错。
于是“七二一工人大学”的经验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大、中型企业纷纷办起了自己的“七二一工人大学。“
随后,各大院校跟进。
在1970年10月15日,各大高校开始跟进试点招收“工农兵学员”。
入学文化条件是“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而有实践经验的工人、贫下中农则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只要有推荐就行。
当年共计招生人。
可惜这一扩大,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当年所招的生源中,文化程度为高中者占21%,初中占78%,小学占0.6%。
特别是武城大学招收的新生中,文科有45名是初小程度,理科有30%是高小程度,甚至还有加减乘除也不认得的文盲。
山D大学更加离谱,对80名入学新生进行测验时,及格的只有17人,甚至出现了1÷5\u003d5,1/2+1/3\u003d2/5的答案。
因此,这事在经历过几年后,各院校针对这个伤心的事。
提了一些建议,包括多从上山下乡两年以上的知识青年中招收新学员,实行推荐加考试的方法。
招收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入学。
在大学设预科,把所招的学员补到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再升入本科等等一系列举措。
可惜,又出现了1973年所谓的“白卷英雄”事件。
让这个政策越到后面越是成了一些,乱七八糟事情的滋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