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当年公社出的幺蛾子(1 / 2)
这种推荐去读大学的名额,可比去培训当医生有前途的多。
经过了这么多年,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些名额意味着什么,好的工作,好的职务……
发现了自家岳父和王泰然表情的不对,曹建川主动又笑着解释了一句:“没事,反正就算是分配去读大学,我也不想走。”
王泰然听了曹建川这话,内心是不怎么相信的,他又不动声色的向王承柱看了一眼。
发现王承柱微微对自己摇了摇头,接着主动的把话题岔开:“今天你去县里开会,对接下来的生产工作,县里怎么安排?”
“大伯你不说我还差点忘记这事,县里面让我们做好准备,打好返青分蘖期的攻坚战,确保今年粮食的大丰收,嗯,同时县里说了……”王泰然又看了一眼曹建川。
接着又头疼的说道:“今年去工农兵大学读书的名额,会奖励给今年粮食产量排名靠前和表现突出的大队,第一名额外奖励三个,第二到第十名额外奖励两个,用以调动广大知青们的积极性。”
王承柱没想到这刚把话岔开,又转了回来,黑着脸再次没好气的说道:“尽弄些没用的东西,也不多弄些农药,尿素来。”
“呵呵。”
王泰然也跟着尴尬的笑了笑:“这些上面也考虑到了,据说今年县里准备运100吨农资来我们前进公社。”
曹建川现在待的公社名字叫前进公社。
那时候非常普遍的一个名字之一,当时还有东风公社,向阳公社,跃进公社,映山红,红旗……等等这一系列带有特色的名字。
前进公社的下属有五个大队。
排名是按照人口,田地之类分的。
曹建川现在待的是三队,人口有400多人。
一队是个人口大队,人口有1000多人,是公社的所在地,也是乡的所在地。
二队微微少上一些,有800来人。
四队和五队人口则要少上很多。
在老瑶山里面,因此人数只有一,两百人。
整个公社一共有2600多人。
当时的国家方针是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
那个大队交的粮食多,谁就是一哥。
因此按照正常情况下,就算前进公社被分配到一个名额,第一次估计也是一队的囊中之物。
哪怕出现意外也是二队的。
这简直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王承柱再次岔开话题:“泰然县里安排的尿素农药,说了怎么分没有?”
“这个县里倒是没说,应该是由各个公社自己处理……”
“没说?怎么会没说的?”王承柱心生不妙,皱起了眉头。
“怎么?怎么大伯你也担心?”
这个问题,王泰然在回来的路上也考虑到了。
其实真正算起来,农药加化肥一共才100吨是远远不够整个前进公社使用的。
一亩田正常需要的化肥在40到100斤左右,如果按照最低的标准来也就40斤,这批物资全是化肥的话,也只能勉强够5000亩田地使用。
而前进公社曹建川依稀记得,零零总总加起来在5500亩,也就是人均耕种两亩多地那样,这个量也只是勉强接近最低的化肥用量。
粮食关系着一个地方的人能不能吃饱。
化肥,农药就是粮食增产的关键。
人都是自私的。
否则,后面也不会有1978年之后的包产到户了。
“我记得一队陆文德他儿子,今年好像是24岁了吧?”
“大伯你怀疑,他这次想捞个名额让他儿子去读大学?”
王泰然的脸色同样不好看,现在他虽说不需要什么名额,推荐上所谓的大学。
可如果粮食能增产,那么他这个驻村干部,就能得到相应的政绩,得到职务上提升。
要是粮食欠产,村民挨饿,那他这个驻村干部弄不好可是会被批评的。
“大伯,他们应该不会这么干吧?”
可惜他这话说的自己都没什么底气。
陆文德的儿子,曹建川曾经见过一面。
一个只有一米六不到的瘦小个子。
又黑又矮又瘦。
人还有些小儿麻痹的症状,走路微微有些瘸。
和王承柱家不同的是。
陆文德家就有些反着来。
他家有六个女儿,直到第七个才是这个儿子,据说是用了很多土办法才求来的,曹建川暗自猜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他变成这样。
可哪怕是这样,陆文德一家人还是宝贝的不行。
因此在听到有这种推荐名额的时候,为了他家孩子的前途,陆文德百分百是会出幺蛾子的。
“不是怀疑,而是一定会想着把这名额弄给他自己家的。”
王承柱话刚一出口,感觉不对,连忙又看向了曹建川的方向。
却发现,曹建川好像对两人说的话像是没有听见一般。
站在小喇叭前盯着,听着里面唱的歌曲,像是陷入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