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2)(2 / 2)
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意味着晓庆父亲的病情等于是协和医院的专家团队会诊的了?我记得,以前在湖南的时候就曾听过“南湘雅,北协和”,意思是中国目前最好的医院主要是南方的湘雅医院,北方的协和医院。想到这里,我内心也涌起了一丝激动。
对晓庆来,由协和医院专家团队组成的远程医疗诊断又给她一家人带来了希望。
连医生请示的消息终于有了答案,医院方面和北京协和医院方面达成了一致,就安排在2后会诊,由双方医院的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神经内科和营养科等联合会诊。当然,这场会诊我们这些人自然是无缘参与。但心中的寄托完全放在了他们身上,我们也都相信,要是在中国他们都没法治好晓庆父亲的病了,那基本上可以宣布晓庆父亲的死亡期限了。
紧张的会诊结束后,经由初初表哥连医生的努力,我们了解到晓庆父亲的病还是能治好的,但是后续的治疗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最最令人感到担忧的还是后续可能要涉及的费用,用连医生的话来,“也许这会是一个无底洞。”
连医生的话我和初初自然不敢告诉晓庆,怕她再也承受不了这个打击了。现在我们觉得唯一能让她心情好点的就是告诉她,她父亲的病并不是绝症,是可以治好的。
最后,医院方面给出的治疗方案是进行化疗,因为晓庆父亲的肺癌并没有完全根除,院方又检测出了癌细胞。另外,就他偏瘫的事情,只能结合中医理疗这种保守治疗方式。
要人这辈子哪里最来不来办点脾气,我想就是在医院了。医生让你躺,你就绝不可能坐着。所有医生的建议都被患者家属无条件地接受和执行,容不得半点马虎。
随着晓庆父亲在ICU里的时间越来越长,费用支出也渐渐让晓庆全家再也无力承担了。晓庆父亲一辈子好强,他醒转过来后也从众饶眼神中看出了端倪。终于,他还是知道了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肺癌、中风脑梗死和肺炎。如果仅仅只有一样,或许他还有信心、有坚持下去的动力。然而,这三样病都不是那么好治的,随便一样的花费对他这个一辈子在农村种庄稼的人来都可能是一个文数字。
“香莲、庆庆,我们不治了好吗?反正也治不好了,就算治好了我也没用了。”还插着呼吸器的晓庆父亲面色苍白地躺在病床上对晓庆母亲和晓庆,眼角的泪水滴落了下来。可以看到,他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眼神中透露出的是对活下去的绝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