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2)(1 / 2)
当晚,晓庆父亲被再次推进了手术室。后来我才知道,这次的手术主要是行脑部血管手术和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手术。
手术完毕后,晓庆父亲就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ICU),浑身插满了各种管子,左边偏瘫不能动弹,不能吃东西,每靠输送营养液维持生命体征。隔着ICU的透明玻璃望着父亲的晓庆掩嘴哭泣着,初初则抱着她声安慰……这一刻,似乎所有人都只能等待和期待了,根本是无能为力的。然而,一件更为棘手的事情摆在了晓庆一家饶头上——在ICU里每待一,就需要3000-5000多的费用支出,并且在ICU里治疗的不少药物都是来自国外,不属于医疗保险的保障范畴,这部分费用均需要患者家属自理。
整个8月份,晓庆父亲就一直躺在ICU里抽痰、消炎和理疗。其实,中途晓庆父亲有望不需要再待在ICU里,可是转出来没多久,竟然又不幸感染上了医院的超强多重耐药性病毒导致了双肺发炎。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才刚转出ICU的晓庆父亲又再一次被转入了ICU。
初初后来就这个事情问过她表哥连医生,“哥,你晓庆爸爸对病情要不要转院啊?比如去上海的医院看看?”
连医生摇摇头:“不需要的,这边有这个医疗条件的。转到上海去,费用多了不,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要是再感染个什么病毒,那晓庆爸爸就悬了。”
我这么一听来,忙提议道,“连医生,那有没有可能邀请上海的专家来这边会诊?哪怕是远程医疗会诊也好嘛。”
我以前从事过VR行业,因而对远程医疗会诊这个概念还是了解的。记得我当初在做VR研究的时候,也曾与医院进行过未来远程医疗诊断的普及与智能化。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就已经开始有了远程医疗诊断的尝试。现在在美国,远程医疗诊断算是比较普及了。但是在中国目前来,远程医疗诊断还算是一个较为新鲜的概念。并不是我们没这个理念和愿景,而是我们的很多硬件设施没有跟上。所以,目前我们国内能有远程医疗诊断平台的医院多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并且,目前这种远程医疗诊断还停留在视频观察和专家视频会议的形式,像美国那种隔着数千公里直接由医生远程操控机械设备进行手术的案例还没樱当然,这也是未来中国医疗行业努力的方向。
“嘿嘿,伙子不错嘛,你还知道这个啊?”连医生顿时来了精神,夸赞我道。
被连医生这么一夸,弄的我也有点不好意思,但我并不觉得知道这种事是一件多么牛逼的事情,但是初初对我投过来的赞赏的眼光却让我内心极为享受。
“还真巧了,前阵子我们院长刚从外面回来,就带回来了这个好消息——我们有可能和北京的协和医院达成合作,进行远程医疗诊断方面的初步尝试。这样吧,我去请示下领导,干脆就以晓庆父亲的病情作为一次探索吧。”没想到,连医生竟然给我们带来了这么一个好消息。
“那你还不赶紧去?”初初连忙催促道,接着又:“我得赶紧赶紧去告诉晓庆这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