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萧梁帝业 > 第373章 秋赋减免

第373章 秋赋减免(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重生后我又遇见了圣上  傲娇男神撩妻忙  都市修真玩家  快穿:撩上狐狸殿下  网王之重获新生  反派大佬你愿意做男主吗  拜佛求来的小闺女  都市战龙神婿  仙寥  重生八六:从修旧电器开始 

萧绍瑜稍加计算,便发现三郡情况确是不容乐观:

济阴屯堡秋收粮谷38万石,堡民留作口粮部分有15万石,基本可以保证口粮的自给自足。

新昌屯堡秋收粮谷20万石,堡民留作口粮部分有10万石,其堡民规模同济阴,故口粮缺口达5万石。

钟离屯堡秋收粮谷40万石,堡民留作口粮部分有20万石,然其堡民规模两倍于济阴,基本口粮要求是30万石,故口粮缺口达10万石。

王府旗下产业所拥有的大量产业工人,也是要吃饭的,他们必然要用俸禄购买粮谷,这部分粮谷亦须由王府来保障供应。

王府产业主要集中在济阴,济阴在产业工人口粮缺口方面要比其余两郡更严重。

但这并不表示其余两郡产业工人口粮缺口要小,须知两郡皆设有漕运署分署,而漕运分署可是口粮大户。

萧绍瑜问道:“可知江南与豫州方面,秋收情况如何?”

算上产业工人,北徐三郡口粮缺口保守估计在20万石,此外,还要算上北徐军日常军粮和战略军粮储备。

虽说军粮是由朝廷按北徐驻军编制供给,然萧绍瑜却要按自给自足的标准来对待,他不想有朝一日受制于朝廷。

他原本便制定了五年军事计划,现在又有了接应元沐这个新出现的情况,故今明两年之内必用兵淮北,出征军粮可是马虎不得的,否则要耽误大事。

战事一起,要打多长时间才能结束,则不完全是萧绍瑜能够决定的。

即便六镇起义了,北魏也是崩而不溃,宗室手中还是握有一定力量的,万一北魏当权者要跟他死磕到底呢。

既想战,萧绍瑜便要做好战事长期化的准备,战略军粮储备宁多不少,还要考虑到动用郡兵和预备役的情况,及明年农业因此而可能受到的影响。

如此,至少要备有30万石粮谷,济阴钱庄的库存粮谷是最后的依仗,轻易不可动,王府的库存粮谷可以调动,却也不能坐吃山空。

济阴因是萧绍瑜食邑所在,济阴屯堡所征23万石粮谷应上交南康王府,其余二郡所征则属朝廷,主要用于荒年平准,也是动不得的。

故如此之大的粮谷缺口,只能由粮食贸易来填补,也就是与萧锋达成的30万石粮谷大单,和与裴邃签订的两州商业合作协议中规定的,每年代购粮谷5万石。

与萧锋又签粮谷大单的事,李东阳是知情的,故多有留意,遂答道:“据江南往来商家所言,今年江南恰值丰收之年,豫州方面收成也是极为可观的。”

新昌既与豫州相邻,又与江南隔江相望,地理原因便决定李东阳要比徐温更早掌握这方面的消息。

萧绍瑜神色稍缓,说道:“与萧护军签订的那笔粮谷大单二位是知道的,此番豫州之行,本王又与裴刺史签订协议,约定豫州每年向北徐供粮以5万石为基准。

只要此二地丰收,自然可以填补北徐粮谷缺口,再通过免息贷粮的方式解决堡民口粮之不足。

减免一事,本王以为可,至于减免多少,二位先生议一议,酌情确定便是。”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与南康王师徐公温,南康王长史、新昌太守李公东阳,议减免钱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重生成秦二世,开局激活吕布属性 大明:不装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人在民国:小弟有亿点点多 权倾朝野,从假太监被发现开始 穿越成范进,开局就中举 三国:不装了,其实我拿到了剧本 大武天候 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 我于历史中长生 这个大宋太不正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