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茶署与炒茶技术(1 / 2)
第374章 茶署与炒茶技术
粮食贸易所得,那都是萧绍瑜拿真金白银换回来的,免息贷粮还可陆续收回,减免则是白送。
减免钱粮无疑可以笼络民心,对于初掌北徐的萧绍瑜而言,确有行此善政之必要。
然北徐振兴方兴未艾,经萧绍瑜励精图治半年余,济阴的发展迈入了良性轨道,新昌、钟离二郡却仍百废待兴,观北徐大局,仍困难重重,故减免钱粮不可过多。
只是这种话萧绍瑜是不便说的,说了难免遭人诟病吝啬,尤其是政敌会夸大其实、无所不用其极。
久居中枢的徐温,自然理解萧绍瑜的顾虑与难处,他与李东阳小声议了议,说道:“殿下,下官与李长史议定,减免应缴之数半成。”
半成的减免比例是符合萧绍瑜的心意的,再少就有点拿不出手了,而减免半成的实际价值,却是不低的。
以减免半成计算,免征粮谷2.65万石,折合2650万钱,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萧绍瑜的亲王年俸,着实不少。
济阴的1.15万石还好说,不过是王府账面上少记一些,其余二郡的1.5万石则须由王府出粮代缴,毕竟按照惯例,朝廷会派员来核查的。
萧绍瑜回道:“便依二位先生之意。”
减免钱粮既已议定,李东阳想起了赴任新昌前移交的政务,遂问道:“温兄,茶署可有进展?”
峨眉剑宗那30石峨眉山茶,已全数运抵睢陵,之前萧绍瑜是命李东阳筹备茶署的,他转任新昌太守后才移交徐温办理的。
经此一问,萧绍瑜也看了过来,他很关心茶署技术研发的进展情况。
徐温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小木筒,笑道:“东阳兄便是不问,今日我也要向殿下汇报的,经茶工们反复炒制摸索,殿下所创的炒茶技术已被验证,所炒之茶冠绝当代。
这是昨日所炒的新茶,殿下、东阳兄,一尝便知。”
须臾后,身姿娇小,眸子明亮透着精明的刘小小,从堂外走了进来,取走小木筒,沏好茶,复奉上三盏茶。
“殿下,二位先生,请用茶。”
在其父刘广升的多番推销下,萧绍瑜勉强同意先让她入府做女官,能否转正妾室便要看机缘了。
刘小小很懂事,知道萧绍瑜议事时是不允许女官在场的,奉茶之后便主动告退了。
一观茶色,二嗅茶香,三尝茶汤,萧绍瑜毕竟喝过后世的茶,倒还淡定,初次品尝的李东阳则是惊喜异常:“此茶入口醇厚而不腻,似乎还有提神醒脑之效,若有此茶相伴,便不惧政务繁琐了。”
徐温点点头,表示深有同感,说出的话却是令李东阳乍舌:“茶好,自然价高,殿下曾言,若试验成功,此茶每斤可卖2000钱。”
“这么贵?!”李东阳惊呼。
他知道,萧绍瑜是按每斤500钱的价格支付峨眉剑宗的,却想不到加工后竟然卖到每斤2000钱。
尝过茶汤,萧绍瑜的心中有了信心,他微微一笑:“现在,本王觉得每斤卖3000钱更为适宜。”
李东阳知道,萧绍瑜这又是要走精品路线了,但每斤3000钱这个价格比较特殊,遂劝道:“殿下,钟离藤茶久负盛名,方可卖到每斤3000钱的高价。
此茶虽好,短期之内也是竞争不过钟离藤茶的,怕是销路会有所不畅,莫如还是按每斤2000钱的价格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