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茶署与炒茶技术(2 / 2)
徐温深以为然,也劝道:“东阳兄的建议,殿下不妨考虑考虑。”
萧绍瑜笑而不答,却问了另外一件事:“徐师,城西王员外查得怎么样了?”
王昆仑占据着济阴茶叶市场的半壁江山,更为关键的是,他还垄断着钟离藤茶的茶源,也便相当于垄断了高端茶叶市场。
可以说,炒制后的峨眉山茶若是对标钟离藤茶,则茶署的竞争对手就是王昆仑。
徐温遗憾的摇摇头:“王家家丁所供,查无实据,下官与厉谘议议过,按照正常司法程序,治不了王员外的罪。”
睢陵书行开张时,王昆仑伙同沈文遣派家丁来闹事,沈文被林瑶仙以典签府的名义羁押了,而王昆仑却一直逍遥法外。
前有梁魏和议,后有互市通商,又被梁帝擢为北徐刺史,军政两务繁忙的萧绍瑜,直到不久前才命徐温暗查王昆仑。
随着太子被梁帝勒令闭门读书,暂停参政,中书令刘广博虽升任中书监,却与尚书令之职无缘,居京的太子门人便消停了。
身为太子门人的王昆仑,虽说远离庙堂,却也是夹起尾巴做人,很多违法之事已被他擦干净了屁股,自然查无实据。
即便徐温请出厉维钧这位刑律专家,依梁律,也是奈何不得王昆仑的。
萧绍瑜并不意外,若是敢与自己公然对抗的王昆仑,轻易便被法办了,他才会意外呢。
“徐师,本王准备保举几位生员入读睢陵学堂,便破例一次吧。”
随着萧绍瑜升任北徐刺史,睢陵学堂也跟着水涨船高,由原本的济阴郡学升格为北徐州学。
徐温已经组织完经考,考核通过的州内才子已然入读睢陵学堂,此时插班,似乎还不用补考经考,自然算是破例的。
徐温直言:“此例一开,经考的公平性恐遭质疑啊。”
通过经考,入读睢陵学堂,结业后依据最终考语,可被授予北徐州内的官职。
经考前,萧绍瑜可是行文全州,大谈经考之重要性与公平性,若破例,便等同于食言。
徐温说得在理,萧绍瑜变通道:“算作借读生,不纳入授官名册。”
不纳入授官名册,便不算是睢陵学堂的正式学员,如此便算不上破例了,徐温这才松口:“仅此一次。”
萧绍瑜并不介意徐温的严师范儿,诚恳回道:“下不为例。”
“那峨眉山茶的定价?”徐温又问。
“此事容后再议。”
萧绍瑜有着自己的打算,若此时表态坚持每斤3000钱的高价,他说服不了徐温和李东阳,只能留待局势变化后再作计议。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创炒茶技术,设立茶署推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