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抵达预定战场(2 / 2)
只要前方骑兵小队示警,弓弩营便可利箭上弦,准备第一波次的打击,远程打击。
长枪营、刀盾营依此随后,他们的作用是抵挡魏军骑兵冲锋与发起近战反击。
当然,这是应对野外遭遇的预案。
核心战力近卫第1团则行在最后,他们人人全副武装,随时准备迎战血战,萧绍瑜和林瑶仙随之行军。
若从高空俯视,全军呈一字长蛇之阵,快速急进,犹如巨蟒出击。
观蛇之习性,演诸般变化,风平浪静时隐变幻于无形,真假虚实间暗藏凌厉攻势,一曰卷,二曰咬,三曰绞。
因为军中大部是济阴人的缘故,颇为熟悉地形,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也就不用再找向导了。
济阴段行军很顺利,不到一个时辰就行军十里,为了磨练济阴军的韧性,萧绍瑜没有因循“十里一休”的旧例。
“济阴军的将士们,长途奔袭是我军必备的战法,坚持就是胜利,本王与你们同在!”
全副武装的萧绍瑜没有骑马,与济阴军全体将士一路狂奔,途中屡屡激励士气。
将为兵之胆,堂堂亲王都能长途奔袭,济阴军将士哪里有退缩的理由。
全军一起玩命狂奔,挥汗如雨,他们再一次深深的感到,彼此就是可以托付生死的战友。
中途有人坚持不住,身边的战友或分担他的负重,或搀扶着坚持行军,绝不允许掉队。
一幕幕感人情景的出现,战友情于无声之中悄然升华。
一夜急行军,黎明破晓时分,全军犹如一条长蛇,收住迅猛向前之势,连续行军六十里,成功抵达预定战场,北魏援军必经之要冲。
“依条例,就地扎营!”
随着萧绍瑜一声令下,全军迅速行动起来。
就地取材,构筑营垒,营前挖有两道环营壕沟,深七尺、宽一丈。
沿着两道壕沟,又竖起了两道高墙,壕沟之外,则密布鹿角、铁蒺藜以防偷袭、以迟滞魏军。
筑营的同时,骑兵小队分作两组,一组在营垒十里处游弋,前出哨探,一组在营垒三五里内地毯式搜索,不放过每一个可能藏兵之处。
近卫第1团则全团列阵营垒之前,高度戒备,保护身后的筑营战友。
待营垒扎好后,辎重队的青壮有的去河边取水,有的在营垒中生火,忙碌准备着早饭。
警戒多时的近卫第1团,全团撤入营垒之内休整,然仅半数卸去甲胄、松弛紧张的神经,另一半仍处备战状态。
营垒执勤警戒任务,则由济阴现役第1团的三个营轮流执行,轮休的营与近卫第1团如出一辙,始终保持半数战力在线。
《梁书·武帝纪》载曰:
睢陵书行掌柜李婉儿,上书陈述劣币泛滥,严重影响书行收益,帝命其继续全力拓展销路,尽力甄别铜钱质量,并同步传令行、楼、作坊负责人。
以瞒天过海之计,帝秘调济阴军出睢陵,一夜急行军,黎明破晓时分抵达预定战场,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