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抵达预定战场(1 / 2)
第257章 抵达预定战场
“这是婉儿呈上来的手本,兹事体大,殿下还是看看为好。”
出战在即,李东阳本不欲节外生枝,但李婉儿所言之事,对王府财经大计是有深刻影响的,他不得不呈于萧绍瑜。
萧绍瑜展开手本,看着上面的娟秀字迹,俊面却是愈发凝重。
在手本中,李婉儿写到睢陵书行的客户已遍及济阴,钟离、新昌亦有客户慕名而来,书行销售业绩上升势头很猛,她已在组织扩大生产。
销售利好的同时,她还发现了一个问题:
随着销售范围的扩大,销售所得铜钱质量参差不齐,出现了以次充好的情况,甚至还有数量可观的私铸铜钱混入其间,它的含铜量更低,自然价值更低。
萧绍瑜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量劣质铜钱的入账,势必使睢陵书行的真实收益严重缩水。
但这是一个严肃的货币问题,甚至可以上升到货币战争的高度,绝非一时能够妥善解决的,必须周密布局、谨慎应战。
他确实没有想到,困扰梁帝的货币问题,竟然如此之快就在他的身边出现了。
看来,此战之后本王要着手济阴钱庄开业了,以济阴钱庄为媒介,调整济阴货币政策。
萧绍瑜的心中首先想到了济阴钱庄,只是思考的角度从面向全郡集资转到抵制劣币。
“传话婉儿,继续全力拓展销路,尽力甄别铜钱质量,混入劣币本王不罪她,待本王腾出手来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的。
此令同步传达所有行、楼、作坊负责人,照此办理。”
萧绍瑜略作思考,便作出指示。
在暂时无力整顿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他决定先做大,优先扩大市场份额,为日后出台货币政策做好前期准备。
其中的道理也不难理解,行业龙头的话语权必然更大,想买咱的商品就得按咱的规矩来。
在南梁,谁说不能大搞本币结算呢?萧绍瑜准备用后世货币理念施行降维打击。
优先扩大市场份额,就是在铺就属于他的“一带一路”。
随后,紧急作战会议结束,济阴军事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按照萧绍瑜亲自制定的“瞒天过海”计划,两个现役团以连为单位开展夜训。
各连有序分批出城,在规定时间内,又按时入城归营,整个夜训在子夜前完成,并未引起北魏使团的注意。
实际上,出城的是现役团所属连,入城的则是预备役团所属连,是谓瞒天过海。
子夜的淮南原野上,济阴军将士在疾速向西行军,他们要在北魏援军之前赶到赴淮南战场之要冲。
整个行军过程,是严格按照萧绍瑜制定的军事条例执行的,也是对军事条例落实情况的检验。
此军事条例并非他所臆想,而是将唐朝成熟的军事条例拿过来应用,绝对符合实战要求。
与唐军的区别只在于,济阴军中的骑兵比例要远低于唐军,这与萧绍瑜的兵种发展思路是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
负责哨探的骑兵小队,前出大军约二里,以为大军耳目。
行在其后的是辎重队,未免因粮草过多拖累行军速度,又不至于短期缺粮,辎重队携带了足够全军食用半月的粮草、兵器储备,以备被北魏援军团团围困。
一旦出现被围的情况,萧绍瑜可以从容率军坚守,等待梁帝、柳世权发兵相救,不至军心大乱。
辎重队后则是济阴现役第1团的弓弩营,弩兵在前,弓兵在后,这与兵种特性是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