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济阴杀将(1 / 2)
第264章 济阴杀将
“标下参见殿下!”
叶清玄大胜归来,回营后安置好所部将士便来觐见萧绍瑜。
因为萧绍瑜正在巡营的缘故,他是从山丘之顶王帐去一路找寻过来的。
“叶团长,此战你团打出了济阴军的军威,本王甚是欣慰,伤亡情况如何?”
近卫第1团乃济阴军王牌团、最强战力,萧绍瑜自然更关注他们的战损情况。
这样的精兵,阵亡一个他都是要心疼的。
叶清玄挺直身躯,虎目放光,郑重回道:
“全赖济阴现役第1团的战友们,极大的杀伤魏军并消磨其战斗意志,我团才能做到零伤亡。”
零伤亡,便意味着近卫第1团连伤兵都没有。
如叶清玄所言,他率团出击时,魏军确是处于强弩之末,这都是济阴现役第1团的功劳。
此外,近卫第1团人人着重甲,防护力超强,所部皆精兵中的精兵,攻击力爆表,还有陌刀班的震撼出场,也是零伤亡的重要原因。
“清玄,我可是羡慕你团的陌刀班了,十人战千骑,大扬我济阴军军威啊。
听说魏军都呼你‘济阴杀将’,够威风的啊。”
周盛投桃报李,也赞起叶清玄,而且他们原本就是战友,现在同在萧绍瑜幕下为将,自然更亲近了。
“阿盛,你就别寒碜我了,都是陌刀、明光铠的功劳。”
叶清玄摆摆手,狂傲如他竟然也谦虚起来,看来睢陵军校没白去,他对为将者的素养有了全新的认识。
尊重战友才能更好的协同作战,正视敌人则能避免犯低级错误,这都是赢得战争的必备素养。
此战他体会颇深,若不是周盛率团与魏军鏖战近乎整日,他绝不会胜得如此轻松。
“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了,本王觉得‘济阴杀将’挺适合你的,能令魏军心生恐惧,自然配得上杀将之名。”
“标下谢殿下赐号。”
萧绍瑜有意将叶清玄树立为济阴军勇猛善战的标杆性将领,而且杀将之名也是敌人送的,他遂出言鼓励。
看到和叶清玄一同而来的范进,萧绍瑜朝他招招手,嘱咐道:
“范政委,务必告诫战士们,须戒骄戒躁,此战之胜有元景隆轻视我军的因素,不能因此而小视魏军。”
和叶清玄一样,范进也是萧绍瑜一手提拔起来的,不过数月便与周盛等人平起平坐。
面对萧绍瑜的叮嘱,他自然不敢懈怠。
“标下一定做好战士们的思想工作,落实殿下指示精神,也会向栾政委多学习,教导战士们以大局为重。”
济阴现役第1团没有参加追击魏军,在后续的思想工作方面,栾云取得了全军政治工作的突破。
战士们没有因不能扩大战功而积累负面情绪,须知济阴军可是最重战功的。
范进听说了栾云的政绩,遂主动表示向其学习,也是为了增进战友情,因为战友情也是萧绍瑜所倡导的。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将帝王权术用到了驭将之上,致使军中如朝堂,分帮分派,互相争功,相互掣肘。
其危害性是很大的,袁绍败于官渡便有这个原因,蒋某人就更不用说了。
是故深知其害的萧绍瑜,才倡导幕下诸将务必团结,团结在他的王旗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