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论人权之精髓(2 / 2)
“这不是耍无赖么?”
颤抖着双唇,叶清玄说了一句实话。
他早年从军,后游历江湖,是接触不到庙堂的,更接触不到两国邦交层面,只能以武人的视角来评价。
然话糙理不糙,只是他不知道,庙堂也好,两国邦交也罢,与市井吵嘴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一定要说区别,那就是官方吵嘴要讲究个引经据典、事先写好剧本更有文艺气息。
官场历练多年的李东阳,和家学深厚的范伯勋,则听懂了萧绍瑜的意思。
人权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有实力就可以任性,有实力嘴大声也大。
相对而言,真相并不重要。
比如十年前,谢宣怀诬告范瑛父女阴谋复国,真相是整个事件就是谢宣怀挑起的恶性政治冲突。
结果呢,范瑛父女时至今日仍然背负着阴谋复国的罪名,真相有谁会在意,在意又有什么用?
真实案例面前,一切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叶参军,殿下说得极是,人权即正义,本官也想尝尝淮北的野味了。”
见素来持重的李东阳都赞同了萧绍瑜的说法,叶清玄自然不会再去探究,人权是否符合道义了。
抛开不甚理解的政治术语,有仗打有赏领,这是确定无疑的,足够了。
“彭城王营中最后的那三万匹战马,两万匹算作陪嫁,一万匹是婉儿用五经抄本换的,都是本王的了。
叶参军,明日你带一曲郡兵,陪李侍郎去魏营走一趟,交割战马。”
萧绍瑜对叶清玄吩咐道。
他将交割战马事宜交由李景轩来办,算是给李景轩一个历练机会,毕竟以李景轩的官场资历,与邦交沾上边的事很难轮到他来办。
命幕下大将叶清玄带兵随行,萧绍瑜则是考虑到魏将可能的刁难与挑衅。
李景轩一介文官,不足以震慑魏将,故须择勇将随行。
此役,叶清玄随征萧绍瑜,屡屡破魏,单挑战平悍将杨彦超,领军交战则败之,勇武之名已然鹊起。
论济阴勇将,自然首推叶清玄,他自然是不二人选。
“标下领命。”
叶清玄对何谓陪嫁是不解的,但他没有多嘴,慨然领命。
萧绍瑜命他随行的意义,他是理解的,有这份信任足以。
但他与李东阳的不解,还是没有逃过萧绍瑜明眸的注视。
坑了元沐,为自己强娶了一位人妻,尚未大婚、亦未正式纳妾的萧绍瑜,稍微有点害羞,张不开嘴解释。
照惯例,他给范伯勋一个眼神,私下里后者可以尽情为他歌功颂德,剖析强娶人妻的策略与实践。
明白!
范伯勋默契的以眼神回应,眼神有点猥琐、有点暧昧、还有点崇拜,心中甚至产生了一个极度危险的想法:
表嫂也是人妻,我要不要向表哥学习呢?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阐释人权真谛,幕臣皆心悦诚服。
帝命王府侍郎李景轩、中兵参军叶清玄,赴魏营交割战马三万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