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屯田初成(1 / 2)
第206章 屯田初成
“官办作坊历年亏空触目惊心,本王承父皇厚爱出任少府卿,自当为父皇分忧。
本王欲从睢陵官办纸墨作坊入手,整顿弊政,若不能功成,三成之利便是自罚于阙下。
若是功成,出坊价趋于合理,可为全国官办纸墨作坊之表率,并以此出坊价勒令看齐。
如此,可提高官办纸墨作坊所产纸墨之市场竞争力,扭亏为盈可期。
当然,功成的附带结果,是本王的纸墨进货成本也大幅降低,算是本王向父皇讨赏吧。”
萧绍瑜娓娓道来,长篇大论。
在整顿睢陵官办纸墨作坊上,他没有隐瞒。
提前向梁帝报备,可表他勤于王事之心,让梁帝看到他的努力。
把自己想降低成本的小心思,也暴露给梁帝,则是示君父以诚。
他相信,进货纸墨的三成之利再多,也不如官办纸墨作坊率先扭亏为盈,更得梁帝欢心。
这可是既得实惠,又有示范效应的良政。
不提绝对利益数目,只须着眼长久,梁帝自知孰优孰劣。
“便以三成之利,签订官办作坊纸墨供货协议,九殿下勤于王事之心,下官亦必呈于阙下。”
苏霖之豁然开朗,当即代梁帝敲定协议。
萧绍瑜追利的同时,还不忘本职,大刀阔斧整顿官办纸墨作坊,令他颇为感动。
没错,就是感动。
随侍梁帝十年,历任太府卿、少府卿都是谁,又有何作为,他心如明镜。
官办作坊亏空日重一日,太府寺每年要拨付大量的经营补贴。
任何的粉饰功绩之言,也掩盖不了这个铁一般的事实。
历任者中不乏皇子、勋贵,根本无人着手扭转亏空,反而是亏空越来越大。
或是能力不足,或是不愿得罪既得利益者,或是从中分润利益。
三者之中至少必有其一,都指向了一个不争事实:
不忠于王事,不顾梁帝之难!
刚刚就藩,羽翼未丰的萧绍瑜,竟然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虽有私心,却不可否认,他是在为梁帝分忧。
众人皆无所作为,更显其难能可贵。
“魏国和议正使,何时可至睢陵?”
谈完生意上的事情,萧绍瑜问起宗焕的行程。
迟滞宗焕行程的任务,是典签府负责的,问苏霖之自然是极恰当的。
“最多十日,进入大梁国境后,再作迟滞,容易陷入外交上的被动。”
苏霖之平静答道。
典签府已然竭尽全力了,调动了可以调动的力量,能否换尽魏营战马,便看萧绍瑜的本事了。
战马交换的当前进展是,南梁已换得战马九万匹,元沐尚余战马三万余匹。
这三万余匹,仅能满足元沐麾下台军精锐一人一马。
继续交换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了。
须知最低标准的战马配备若不能保证的话,对元沐而言,无异于解除武装。
为身家性命计,元沐亦不得不有所保留。
“父皇可有旨意?”
萧绍瑜问道。
“陛下口谕:不可逼彭城王过甚,委南康王审势斟酌并全权处置。”
“父皇对目前的交换数量,可还满意?”
“据下官观察,陛下已是相当的满意了。
当着众将的面,陛下已夸赞九殿下不止一次了,这可是近年罕有的。”
苏霖之如实相告。
林瑶仙已基本锁定萧绍瑜之头号侧妃,在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帮衬帮衬萧绍瑜,他是很乐意的。
所谓原则,自然是不能违背梁帝的意志。
“多谢苏典使,本王知道该怎么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