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名士问郢都(六)(1 / 2)
熊横今日所为,可不是来为楚国招贤纳士的,他就是单纯的怀着一个崇敬之心,能与这位战国名士畅谈一番,能与这位千古名人留下一段美谈,所做这么多,不正是为了让孟轲畅所欲言吗?
现在孟轲如此说道,熊横岂有不理会之举。
只见他作出了请的手势道:“能听先生心中之志,于我而言乃一幸事,我岂能不听之,先生请说!”
孟轲见之,微笑之余又微微叹了一口长气,紧跟着眼神当中飘出一抹迷离的神光,他似乎在想着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似乎在回忆着自己年少时的所见、所闻……
“天下万法,各有所长,非我儒家唯一,也非我儒家才是大道之一,能取其长,能见其短,才能知其利弊矣,我在少年之时就已明白此道理。”
熊横不解,孟轲起头怎么说了这样一番话。
不过,就从他的生平来看,也的确是如此,孟轲虽出生于儒家,但他是站在儒家孔子的学术之上,另创下自己的学说,这就源自于他能吸取百家之利弊,能见识到儒家的短处,能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加以改正。
熊横不语,只见孟轲又继续说道:“那还是在二十多年前,我刚遇魏惠王之时,心中不免有些郁郁,后至临淄稷下学宫研习学术,恰巧遇到了纵横名士苏秦。”
苏秦!
这熊横微微有些意外,一是好奇一向看不惯对方的儒家和纵横家,聚在一起能说些什么,二是不知苏秦与孟轲还有这一段相识。
“时,孟轲志向不舒,而苏秦却是截然相反,天下君王闻之纵横名士之名,皆是心向往者,更就不谈还有六国丞相这样的美名了,也正是那一次的相遇,让我胸襟豁然开朗。”
孟轲是一边说,一边回忆,对于一个迟暮的老人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回忆更加令人愉悦了。
“苏秦问我,天下可否归一,我思索片刻后答道,分合乃世间常态,乱世之后必有治世,王道必兴于人间。听吾一言,苏秦笑了,在这一刻我忽然明悟过来,他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
孟轲的语气在这一时间忽然不平淡起来,他的神情略微有些激动:“王道,不正是我儒家所向往,今天下战乱,乃兴纵横,兵等等诸子百家,可这乱世终究是要过去的,等到天下一统之时,方才是我儒家畅行天下之时。”
“故此,楚王在方才问吾,如何不立功再立言呢,现在就可以回答楚王,儒家之兴,不在当下,乃在以后,能知天下之势者方君子是也!”
他的语气又恢复到了平淡的状态,可的目光却十分的坚定,正投射在对面的楚王熊横身上。
熊横听完后,吐了一口气,对于此他还是有些惊讶的。
他完全没有想到孟轲大老远的从鲁国而来,为了见他这个楚王又准备了这么多,临了居然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略微顿了顿,熊横才是问道:“那先生如何敢肯定,天下必有大治的那一日,就如何敢肯定儒家必定大兴于天下呢?”
似乎就连孟轲的弟子们,对老师的志向也不太熟悉,他们每一个人都转过头来,将视线落在了孟轲的身上,都等着他的答案。
孟轲一笑道:“若是不认为天下终将会有大治之日,那楚王以及诸国君王所做,又是为何呢?”
也是,自三家分晋以来,天下就进入到战国时代,灭国战争就成了家常便饭,明眼人都能看得到,许多的小国正在被吞并,天下走上了统一的路子。
到后面又有纵横家这一支兴起来,做为他们当中翘楚的苏秦,就曾在见秦惠文王时,提出了一统天下的大计策,明确告知秦惠文王天下必然为一,这更是为天下一统这件事定了性。
至于到了天下,天下一统已成为所有有志之士的共同认知。
“哈哈,先生所云不错,天下一统乃必然趋势,我就是不能明白,先生是如何断定儒家的大治之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