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三国之王者降临 > 第二百六十四章 青苗之法(二)

第二百六十四章 青苗之法(二)(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婚宠100分:老公,强势宠  我的绝色美女特工老婆  道战有我  无敌造神系统  兽世迷情:美男,撩个人生呗  重生末世:我为人族守护神  别以为假小子很好惹  成为最强从挨打开始  随身空间:末世女穿七零  时光知道我等你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这世界上都有人敢刺王杀驾。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所以李利把各种可能性都想到了。

今天的会议,李利主要就是想把青苗法给自己的班底通一个气,然后把河东、并州的大族给拉拢过来站在自己这一边。

像王凌、裴潜等人都没有意见了,其他人自然更加不会有意见。荀攸、贾诩、钟繇他们的家族不在并州与河东;徐晃、张辽等人比起文官来,更加好解决。他们的忠心来得更直接些,而且李利待他们更是不薄,赏赐不断,宝兴钱庄的股份也让他们持有。所以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会议一致通过常平仓新增赈济、借贷功能之后,李利就把借贷功能,也就是青苗法单独拿出来与大家商量了。

想要做成一件事,提出想法很容易,但把想法完善,再不差毫分的施行下去,这就有些考验为政者的手腕和智慧了。

在座诸人,可谓都是一时之选,世之俊杰。李利想到的和没有想到的,他们都想到了。并且都提出了可行的方案。

最后,会议决定,先于河东郡、太原郡和上党郡三地先试行青苗法。等达到预期目的之后,再向并州全境铺开。

河东郡是李利起家的地方,卫氏、裴氏、贾氏、柳氏都被他收服了,白波军已经被招安,盗匪也不见踪迹。可以说是李利麾下最好的一块试验田。而上党有钟繇,太原则是王凌的老家,又另有裴潜、张既等人在,所以这两地对于政策的贯彻实施,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其他诸郡,李利也就只能认全各郡太守、郡丞,下面的那些县令、县长,他都不太熟悉。所以暂时得先放一放,有时候事情操之过急,反而不好。不如等条件成熟之后再进行。

三郡设平准掾、青苗掾各一人,分别负责郡中常平仓和青苗货款的运作。于并州刺史府下设采风使,负责到各地暗访核查常平仓和青苗法的推广、施行情况。

常平仓先行运作,于并州及河东各县,设立常平仓,开始向民间收集谷物粮食。青苗法则由河东、太原、上党三郡官府与宝兴钱庄进行合作,于三郡全面铺开。

李利的要求是,不动则矣,一动就要动静闹大一点。一定要派专人,下沉至乡、集、村等基层单位,把并州的政策给百姓们讲明白。告诉他们这条政策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在哪里、找谁可以办理。所有的流程一定要让百姓们全部清楚、明白、消化。后续采风使下去,如果发现有乡邑还有不明白的,就一定要追究当地政策宣讲人的责任。

李利的这一招,可谓是釜底抽薪。乡、县三老,之前都是选地方上德高望重能服众的人来担任的。可是到了后来,就慢慢变质了。德高望重的标准是什么?可能就变成谁有钱、谁人多了。到了东汉末年,乡、县三老,很多都是由当地豪强富户充当。要是还依靠他们去办事,尤其是让他们来帮忙推行青苗法,那不乱套才怪。

做事,一个是钱,一个是人。这两项管住了,基本上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现在李利就直接绕开县、乡三老,让各郡青苗掾,平准掾直接下基层,直接与百姓对接,这样的话,在政策这一个环节,各地大户们就没有办法再继续糊弄百姓了。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日出海东 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 极品快乐厂公 异世召唤,李元霸是我弟 法医谍影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 万亿军火之王 军游勇闯明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