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映照(1 / 2)
“报大将军,城北探子来报,说北军已经离开了军营,往西而去了。”
洛阳。
新设立的大将军府。
听着手下人的汇报,董重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不是朝洛阳来的就好。
大汉北军,一直都是中央最强的军事力量,尤其是刚经过黄巾之乱的磨练,现在北军的战斗力只会比之前更强。
虽然之前皇甫嵩奉命讨伐西凉乱军,带走了一部分北军,但是洛阳北军大营里依旧有不少兵马。
纵然董重手中握有洛阳禁军,但是真要让他直面北军,而且领兵的还是战功赫赫的曹操,他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现在虽然没有拿下曹操,但曹操还是选择了领兵讨伐西凉乱军,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想到这里,董重也是连忙下令道:“传令下去,那曹孟德麾下各部兵马的粮饷一定不能短缺了。”
如今好不容易才送走了这个大敌,董重可不想再因为一些小事把人惹回来。
而随着曹操领兵离开洛阳,洛阳的局势也似乎真的尘埃落定了。
在这之前恐怕没人能想到,看似优势最大的国丈宋酆居然成了这场权力更迭当中的唯一牺牲者,反倒是董重和曹操这两个“外人”站到了最后。
只能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若是刘宏临终前没那么多算计,真心的托孤于曹操,曹操说不定也就真心扶立刘协继位了。
又或者宋酆能别有那么大的野心,老老实实的支持曹操,以他的身份,至少也不会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
但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
发生的事情就是发生了。
而成功当权的董重在曹操领兵西去之后,为了拉拢各方势力,也是在洛阳开始了一系列的封赏,其中,像汝南袁氏,弘农杨氏,太原王氏这些世家高门,还有卢植、朱儁这些名儒名将,以及曹嵩这种关系户,都是他要拉拢的对象。
另外一边。
曹操在领兵离开洛阳之后,也是沿着黄河一路西进,直奔长安而去。
但是大军行进的速度,显然是不如快马的。
所以在曹操还没抵达长安之前,正在固守长安的皇甫嵩和董卓就收到了洛阳的消息。
其中,不仅包括了如今洛阳的局势,同时还有董重以大将军的身份下达的一道军令。
加封冀州刺史、前将军皇甫嵩为冀州牧、车骑将军,加封河东太守、北中郎将董卓为前将军。
此外,并州牧、骠骑将军曹操,不日将领兵抵达长安,命冀州牧、车骑将军皇甫嵩,以及河东太守、前将军董卓,共同协助骠骑将军曹操,剿灭西凉乱军。
很显然,这道军令,既是对曹操的进一步安抚,同时也是对皇甫嵩和董卓这两个领兵在外的大臣的拉拢。
不仅如此,加封皇甫嵩、董卓,还能让他们两个更好的制衡曹操,让曹操不至于在三辅一手遮天。
只能说,身居高位的这些人,没有几个是真正的蠢材,董重的这一系列操作,可以说几乎没什么问题。
但可惜的是,他这番操作,可以说是完全抛媚眼给瞎子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