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时空虫洞(1 / 2)
夜深了,世界各地的战斗还在继续,就像是游戏中曾经发生的事情一样,每到一个时间点无数怪物就开始了向人类聚居地的冲锋,这点很像是怪物攻城。这样的日子久了,他们不得不学会把分散的人类聚集到拥有城墙防御和能量护盾的大城市里。
花果山上由沙悟净带领的技术组短暂的休息过后,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学习,这次他们把目标转移到了关于时空虫洞的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也是对抗这突然到来的诸多外星人以及势力堪比星轮的圣王殿比较重要的部分。不管怎么说,现在各方玄界内还是趋于稳定的环境,那些低智能的怪物们还没有突破结界的能力,而像是约定好了一样,那些有实力的邪恶组织并不去挑战实力强大的人在的领地。
在一个巨大的教室里,沙僧在慢慢讲述,他稳定又具有穿透性的声音回荡:“时空虫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虫洞”的概念最早于1916年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提出,并于1935年由爱因斯坦及纳森·罗森加以完善,因此,“虫洞”又被称作“爱因斯坦—罗森桥”。一般情况下,人们口中的“虫洞”是“时空虫洞”的简称,它被认为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捷径”,物体通过这条捷径可以在瞬间进行时空转移。但爱因斯坦本人并不认为“虫洞”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虫洞”在后来的几十年中,都被认为只是个“数学伎俩”。
1962年,罗伯特.富勒和约翰.惠勒发表论文证明如果虫洞连接同一宇宙的两个部分,那么这类虫洞是不稳定的。1963年,新西兰数学家罗伊·克尔提出假设,使得“虫洞”的存在重新获得了理论支持。
和人类一样,恒星也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克尔认为,如果恒星在接近死亡时能够保持旋转,就会形成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动态黑洞”。当我们像电影中那样沿着旋转轴心将物体发射进入后,若是能够突破黑洞中心的重力场极限,就会进入所谓的“镜像宇宙”。《星际穿越》中的宇航员库珀在黑洞中所处的“超维度”空间,其实就可以被看作是对“镜像宇宙”的一种解读。从宇宙进入“镜像宇宙”,本身就是一次“时空穿越”。
“银河系虫洞说”源自在暗物质研究上取得的突破。暗物质是指不与电磁力产生作用、无法通过电磁波的观测进行研究的物质。与“虫洞”不同的是,人们已经通过引力效应证实了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存在。的里雅斯特国际高等研究院课题组在2013年绘制了一份非常详细的银河系暗物质分布图,将其与最新研究得出的宇宙大爆炸模型结合后,发现银河系中不仅具备存在“虫洞”的条件,甚至整个银河系都可能是个巨大的“虫洞”。
按照意大利天体物理学家保罗·萨鲁奇等人建立的理论模型来看,这样的假设确实有可能得到证实,而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将促使科学家对暗物质研究进行“更为准确的重新思考”:暗物质是否就是“另一个维度”的存在?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星际交通的运输系统?但不排除目前和星轮成僵持状态的圣王殿是通过虫洞来到我们的宇宙空间的。”
沙僧说完等着众人的反应,以他的学习能力实际上也只是研究目前已有的资料和知识,还远远比不上天使之王凯莎和恶魔女王莫甘娜以及死神卡尔。
“人们曾经一度认为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是原子,后来又发现了中子和质子。同样,长久以来,人类也曾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但暗物质的存在推翻了这一结论。科学假设的意义,就在于摆脱现有束缚,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和怀疑,推进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和自身的进步。正如萨鲁奇所言: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需要问自己,那到底是什么?
虫洞的概念最初产生于对史瓦西解的研究中。理论物理学家在分析白洞解的时候,通过一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发现宇宙时空自身可以不是平坦的。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那么时空在史瓦西半径,也就是视界的地方与原来的时空垂直。在不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意味着黑洞。
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就叫做史瓦西喉,它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一个年轻的人类教授走上台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