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困境(2 / 2)
“大洪水”时代以前的文明废墟,其海底墙壁和海中道路的浩大精妙,无殊于今日视之为谜的7000年前埃及金字塔。
在年前,人类对宇宙的知识可能已超过今日;在三四万年前或十多万年前,人类可能有数次文明高峰。我们仅知道地球文明史的高峰是人类创造的,但无法得知人类文明的进程。
着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波罗多》,写于公元前1500年,距今3400多年,书中记载的史实比成书时间早2000年,记载的事情发生在5000多年前。
此书记载居住在印度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达瓦人、弗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两次激烈的战争。
书中第一次战争的描述:“英勇的阿特瓦坦,稳坐在维马纳类似飞机的飞行器内降落在水中,发射了阿格尼亚——火箭武器,它喷着火,但无烟,威力无穷。刹那间,潘达瓦人的上空黑了下来,接着,狂风大作,乌云滚滚,向上翻腾,沙石不断从空中打来”。
“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曳,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灼热,使地动山摇,大片的地段内,动物倒毙,河水沸腾,鱼虾等全部烫死。火箭爆发时声如雷鸣,敌兵烧得如焚焦的树干”。
第二次战争描写更令人毛骨悚然:“古尔卡乘着快速的维马纳,向敌方三个城市发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个宇宙力,其亮度犹如万个太阳,烟火柱滚升入天空,壮观无比”。
“尸体被烧得无可辨认,毛发和指甲脱落了,陶瓷器碎裂,盘旋的鸟在天空中被灼死”。
见此惨状,现代人会立刻联想到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威力。在原子弹尚未产生的年代,许多学者一直认为此书中的描写是“带诗意的夸张”。
可是到了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其描写就像原子弹爆炸目击者一样准确。
考古学家在发生上述战争的恒河上游发现众多已成焦土的废墟。废墟中大块的岩石粘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使岩石溶化至少需要1800度,惟有原子弹的核爆炸才能达到。
在德肯原始森林,发现更多的焦地、废墟。废墟的城墙、建筑物表面及其石制家具表层被“玻璃化”。
古巴比伦、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都发现史前核战的遗迹废墟,废墟中的“玻璃石”与今天核试验场的“玻璃石”相同。
物理学家弗里德里克·索迪认为:“我相信人类曾有过若干次文明。人类存在时已熟悉原子能,但由于误用,使他们遭到了毁灭”。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仅是一种附会,不能令人信服。但有人坚持认为地球已存在50多亿年,而人类文明应该不仅5000多年。
……
大致浏览了一遍的几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甚至于有些忽略了此刻被困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