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找机会(1 / 2)
前世的种种,张浩初已经放下了,那些背叛和欺骗自己的,张浩初也放下了,经历那么多,自己也算是游历了一番红尘,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是人之常情。
那些人本来就是自己用钱吸引到身边的,那么再为钱背叛自己,这不是人之常情吗?所以说,有因就有果,自己一搏千金的时候,就是因,而他们背叛自己的,就是果。
而那些最后帮助过自己甚至还翻倍回报自己的亲戚朋友,他们前世也和自己结下了因,那这辈子自己有机会,也会回给他一个结果。
当然,这一切随缘即可,自己这辈子不会再继续走那一条老路,所以自己前世遇到的那些人,这辈子或许再也不会遇到了,每个人有自己新的生活,新的圈子,新的人生。
张浩初当然不会强行去做什么,一切重新开始,随心所欲,一切都会如自己所想。
回到家里,母亲已经做好中饭了,一个煮萝卜,加一碗咸菜,一碗高粱饭,颗粒分明。
当然,还是少不了主食,一盘红薯。
吃高粱饭,是因为高粱饭比白米饭便宜,而且高粱饭是张浩初家里唯一能保证中午吃的好东西了。
母亲已经尽力了,她也知道张浩初正在长身体,所以一大碗高粱饭绝大多数都倒到张浩初碗里了,自己把剩下高粱饭伴着红薯咸菜吃得大口大口,牙齿上还带着一丝红薯……!
张浩初没有拒绝,他夹起一把煮白萝卜就着高粱饭吃了下去,高粱饭粗糙的质感,让张浩初有些难以下咽,前世自己已经很少吃白米饭了,每餐一小碗感觉特饱,可此刻这一大碗高粱饭吃下肚,还感觉肚子空得发慌。
就着一个红薯再加两大碗稀饭,这才把肚子灌饱,得赚钱,这种日子偶尔回味一下还行,但是如果天天这样生活,张浩初真心受不了。
说到赚钱,张浩初脑海里好像有千万个主意,可是适合这个年代,适合自己的赚钱方法,好像真不多,主要还是身无分文。
吃完饭,他思考许久,也没找到白手起家的方法,他决定明天去县城去碰碰运气,说不定走着走着就有了思绪。
下午,他很轻松地逛了一圈这个村,带着怀念地逛完整个村,看着记忆中已经消失多年的人和事,感慨万千!
这个村三十年后,基本被废弃了,村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家搬走了,留下的只是舍不得离开的老人,还有就是太穷的家庭,大家分散在全国天南地北,再无张家凹!
而这个小村庄就是这个小县城的宿影,三十年后,小县城也快成了空城。
这座建在矿上的小县城在张浩初看来,完全是领导们的无能,才会最后被淘汰。
这个叫乌县十八线小城市有两条四通八达的铁路线,一条是运矿的铁路,通往北方几个主要大城市,一条是北方通往南方几个大城市的春运线,这条线路每年运送数千万人口。
而乌县只是一个小站,火车并没有买票站,每次都是上站补票,每次停留几分钟,上车下车,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到了九十年代末,乌县由于人口原因,小站都取消了,运矿的路线也取消了,乌县彻底告别火车,只有几辆半死不活的汽运站活着。
而这么好的条件乌县,这些领导其实完全可以进行转型,乌县的矿产八十年就已经接近枯竭,完全可以借着改革春风把这座城市带上另一条发展高速公路,可惜错过八十年代,最后又错过九十年代,到了二十一世纪,彻底断了这个城市的未来。
第二天,张浩初在村里一个长辈家里,借到一辆二八自行车,骑了五公里去了县城,整个县城雾蒙蒙的,没有高楼大夏,没有灯红酒绿,仿佛如同一个迟暮之年的老人,没有什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