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帮手(2 / 2)
烧伤的小五子躺在病床上,焦黑身体表面还在渗出腐臭脓水,四肢微微抽搐,嘴巴微张,含含湖湖说着什么。
李红兵号完下脚脉,皱起眉头。
壮热口渴,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脉细数。
这是气血两燔之症。
“老广头,清瘟败毒饮熬好没有,送一剂进来。”
“知道了!”
过一会,老广头端着一碗汤药走进来,李红兵接过药对许海涛说道,“扶起来,我来喂药。”
压舌板撬开小五子嘴巴,强行把一大碗汤药灌进去。
掏出针匣,再次使出乱刺针术对六个穴位入针,用本源之力加固穴位,并疏通经脉行气,辅助汤药加快祛除瘀血,排除烧伤之毒,凉血开窍。
一旁老广头眼睛放光,默默掏出手机,打开摄像功能,对准李红兵治疗手法,上回放过一次雀啄术视频,就让那帮老东西在群里闹翻天,到现在还有人询问施术者是谁。
奇怪。
这次李小子怎么没用雀啄术,反而穴位上瞎几把乱戳,也不怕伤到穴位。
退针十分钟后,创伤部位就开始哗哗地流脓水。
随着药效发挥,小五子不在胡言乱语,四肢抽搐减轻不少。
李红兵把完脚脉,用感知检查小五子的生机,暗暗叹口气,这一波算是挺过去了。
“你盯着点,用纱布擦掉浓水,持续喂温水,有什么动静喊一声,我去做外敷药。”
叮嘱许海涛后,李红兵快步走出房间,外面还有各种药剂等他处理。
地榆散。
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收敛生肌作用,使用地榆、大黄、黄柏、寒水石四种药材。
《本草纲目·卷三十六》甚至有“宁得一斤地榆,不用明月宝珠”的说法。
地榆收敛之性较强,为治疗皮肤烧烫伤的要药。
大黄清热解毒,是治疗烧烫伤的主药。
黄柏除清热解毒外,还能燥湿,具有防止水湿渗出的特点。
寒水石清热泻火,诸药配伍,共奏凉血解毒、生肌止痛之功。
将四种药材放入粉碎机里磨成精细粉末。
连续磨了三次,装了半盆地榆散,李红兵拿进房间交给许海涛,“把药粉均匀撒在烧伤的部位,只要化掉,就重新撒,直到不在渗脓水为止。”
这边。
老广头守在咕都咕都的药罐旁,焦急嚷道,“李小子,参附汤合生脉散快敖好了,缺主药人参。”
“别急,人参马上送到。”
李红兵继续埋头配置黄连膏。
话音未落。
瞎子急匆匆跑进院子,扫了几眼,在人群里找到李红兵,几步走上前。
“太爷,拿来了。”
“给老广头。”
瞎子又扭头走到广亮面前,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递过去。
老广头疑惑的接过纸包,打开的瞬间失口喊道。
“玛德,是野山参。”
周围帮忙的村民们同时扭头看向老广头手里的纸包。
林区人从小就有采药的习惯,不能说多懂行,但一般药材还是可以认出来,对于大名鼎鼎的人参,更是听说过却没见过,只知道很珍贵很值钱。
老广头没想那么多,低头看着手里的野山生。
参芦头有新鲜断口痕迹,表面还沾着泥土,一看就知道是刚从土里挖出来的。
作为一名行医几十年的千金派老中医,最为擅长健康保健和延年保健,对于有百草之王的人参熟悉的不能太熟悉。
野山参很好辨认,几句话就可以鉴别。
芦碗紧密相互生,圆膀圆芦枣核艼,紧皮细纹疙瘩体,须似皮条长又清,珍珠点点缀须上。
而纸包里就是一颗正儿八经的野山参。
眼睛一扫就能看到十多个芦碗,参茎形如圆柱状,参腿分菱角,参须细长灵动。
掂了掂重量,大概在一两多一点。
老广头惊讶的望向李红兵,“李小子,你真打算用这根野山参,可不便宜啊!”
“有多贵?5000能卖到不?”三泡伸长脖子问道。
老广头鄙夷的看三泡一眼。
“5000你吃个屁,就这根参,最少能卖四万,还抢着有人买。”
哗!
院子里一片哗然。
所有人的目光炙热的看向那根不起眼的人参。
倒是李红兵依旧澹然的炮制药粉,见众人停下手里活,不耐烦的催促道。
“啰嗦那么多干嘛,赶紧把煎药,屋里等着救命。”
得!
你的人参你做主。
反正爷不心疼。
老广头眼睛一翻,手起刀落,切下一段野山参放入药罐里。
妈呀!
这一刀下去不得2000块。
败家玩意儿。
省点用啊!
那可都是钱。
村民们眼抽抽的盯着少了一截的野山参,仿佛那是自己的一样。
半个小时过去。
参附汤合生脉散煎好。
李红兵端着汤药走进房间,让许海涛给他侄子服下去。
等出来时,三泡伸手把空碗夺走,装满一碗凉水,咕冬咕冬一口气喝完,打个饱嗝,在李红旗羡慕的目光中,很是满足的说道。
“乖乖,这就是野山参的味道,味道果然不一般。”
傻必!
李红兵翻个白眼,对老广头说道,“回阳脱固,一个小时喂一次参附汤合生脉散,间隔两个小时喂一次清瘟败毒饮,三个小时喂一次雷真君逐火丹,依次循环,直到脉象稳固。”
啊!
你是要累死我?
按照这个喂法,今天晚上别想睡觉了,得煎一个通宵的药。
老广头顿时后悔自己没事找事,呆在医馆不好吗?
非要送上门找罪受。
“没事,我陪你。”李红兵贴心的安慰道。
是夜!
村民们帮完忙各自回家,只剩李红兵,老广头,李红旗,三泡,瞎子,吴国华,六个爷们守在医务室。
<p/>
一排煤炉子煮着药罐,咕都咕都冒着阵阵药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