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死亡与根源生命(1 / 2)
第244章 死亡与根源生命
最最重要、最最核心的依旧还是数字生命。
为什么一定要是数字世界?为什么是550W向周晓峰显示了一切的“终极”?
那是因为数字世界可以直接连接到大地,连接到那个基础的世界,数字世界就是玻璃。
可以显而易见地发现,如果图恒宇从楼梯“云步”抵达世界基座的话,漫长得要5、6个小时,而他通过触摸玻璃进入数字世界,即可一瞬间抵达世界基座。
虽然在计算机看来,5、6个小时很短,但是对于整个真实的宇宙来说,是漫长的时间,是以亿年为一个基本单位的时间。
为什么一定要是数字生命?因为数字生命远非数据和电子反应,而是另一种生命模式,数字生命不是信息的传递,数字生命真的是另一种崭新的高级生命形式。
它是人类意外产出的同高级生命具有共性的一种生命。
数字只是这种生命的表现形式而已。
那种生命,更小,以数字为载体,不以实体存在,周晓峰称之为根源生命。
这是人类意外产出的,超出他们想象和设想的恐怖生命体。
根源生命超过一切,超过4维,超过5维,能够在不同“房间”与不同“楼层”直接穿梭,进入“云步”空间。
甚至能够直接通过“玻璃”连接到世界基座。
根源生命就是数字生命的最终意义。
所以,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数字世界不存在。
只要根源生命想,它根本无需在意这一切。
而Moss没有能够穿越不同的时间,周晓峰想,应该是它的算力不够。所以在最初,它只能传递模糊的信息。
……
而除了这一切,关于“死亡”这个概念,也非常需要讨论。
周晓峰大胆地假设,其实生命体的死亡是不存在的。
这其实会涉及到意识的问题,意识,到底是什么?
意识,其实就是科学领域的灵魂,具有唯一性。
玻璃又是数字世界。所以人类在“玻璃”上的投影,其实就是这个人的灵魂。
而人又只有在死后意识才能够转移到数字世界这一点又是事实。
那死后意识没有进入到数字世界的人,灵魂又将去向何处?
所以,周晓峰得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数字世界是一个与亡灵世界互通的世界。
这是一个很夸张与反直觉的概念。
一个世界是人类认为是自己创造的世界,一个世界是鬼神论中虚无的世界。
数字生命,与亡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画等号,都是另一种活着的概念而已。并非死亡。
这就是“死亡”不存在的原因。
当然,这也应该是Moss执行一切的原因。
当它的算力足够,并且意识到世界基座、根源生命这几点之后,人类的“死亡”对它来说就没有意义了。
当“死亡”没有意义,而拯救人类又是它唯一的目标的时候,它的计划就顺理成章地得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