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名剑谱(2 / 2)
叶明心不是个能言善道的人,殷小楼也没话可以和他说,但他在自己旁边她也不好随意『乱』走,他这一离开,殷小楼倒觉得轻松了一些。
往里面走了点,入眼便是一张大理石的案几,案几右手边一个孔雀釉梅瓶,『插』着一叶略大于瓶身的荷叶托着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缀以几叶菖蒲,十分别致淡雅。
殷小楼只见过人『插』梅花山茶一类的,文卿母亲素来爱花,这么些年来,也没见她在室内摆放过荷花,她看书中看到过“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也不知道这是谁做的『插』花。
走了过去,见桌上有累在一起的几本书,旁边沾了点墨的笔靠在砚上,正中是本精致的册子,上面用狂草写着名剑谱几个大字,仅仅几字便已是气势如虹、放浪不羁。
翻开第一页,殷小楼便被一排各式各样的剑吸引住了,或张扬狂放、或内敛含蓄、或华丽贵气、或明净素雅,似各形各样的人一般无一雷同,都各具风格。
这应该是听闻里的名剑谱的拓本,殷小楼坐了下来,开始真正翻了起来。
这上面记录了每一次名剑大会胜利者的信息,也附有其画像,旁边还有名剑山庄赠与的名剑。
这本册子共有三十来页,也就是说着名剑大会已经举办了一两百年了,到今日已经发展出了这么大的规模。
前面二十来页的人殷小楼是听也没听过,往后偶尔走街串巷听到过几次,这些人多是出于九华宗与名剑山庄。
大宗派最大的好处就是资源,有了资源,慕名而来的人就不会少,宗派内人才多了,更能谋取到更好的资源,自然又会吸引更多的人,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往后翻了两页竟然看了个熟人——东方临和他的“孤云”剑,殷小楼不由感慨,她不仅见到了这名剑谱上的人,还『摸』过这把剑。
再翻了几页,竟然看到了她大师父的名字,玉岐山,名剑山庄,上面是他握剑的画像,殷小楼没见过年轻的玉岐山,这画中人只看的出与她印象中的师父两三分的相似。
画像旁边是一把凌厉的剑,隔着一张纸都能感受到那种冷冽,这画的玉岐山的剑,是玉岐山一直随身带着的那把,画中的细节一点不差。
剑的名字为“息影”,旁边还提有“波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这是第一次,殷小楼知道了这把剑的名字。
仔细看完了玉岐山这一页,有些不舍地往后翻了一页。
殷小楼有些惊奇,这一页竟然是个女子,这是迄今为止名剑谱上出现的第一个女子,是九华宗的顾筝,一袭熟悉的淡青,刺有莲花图案,一双明亮的眼眸,明净清澈,灿若繁星,嘴角有着淡淡的笑,清雅灵秀的灵韵像是要溢了出来。
这女子说不出的秀美灵动,但是看着旁边画着的剑,殷小楼有些出神。
解开了随身带着的剑,将碍眼的白布去了,这把剑却是与这名剑谱上顾筝手中之剑别无两样。
傲霜剑。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