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 纪侯大去其国(2 / 2)
她这段时间去时常遇到一个叫孔安国的人,他也总是坐在最后,两人就经常当同桌,但是却不聊天。
这日吕步舒讲的是《纪侯大去其国》的故事。
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而吕步舒却高度赞扬了这个复仇之人。
在西周时期,纪侯与周夷王进谗言辱没齐哀公,周夷王最后活活烹杀了齐哀公,所以,齐哀公的第九世孙齐襄公,出兵灭了纪国,说是为了报仇。
吕步舒说,齐襄公在此事上是一位贤者:“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犹可以复雠乎?虽百世可也。”
林心一听,大声问问:“你认为他的复仇是对的?”
平日林心从不讲话,这日难得一问,动静不小,在场的人皆回头来观望,一旁的孔安国也透出好奇的神色。
吕步舒回答:“国君与国乃是一体,是已先君之耻犹今君之耻也,今君之耻犹先君之耻也。”
吕步舒向后课堂尾处走上几步,看着她,对她说:“这说的是国仇,不同的事有不同的诱因与结论,不能与其他事一概而论。”
林心原本就十分犹豫,现在听吕步舒都赞同报仇一事,她也不在乎周围人眼光,想了想,问:“若是有人也这样进谗言,害了你的朋友,你会如何做?你可会复仇?”
吕步舒在距离林心四五人的位置驻足,缓缓坐下,说:“若这朋友并未做过有罪之事,自然应当复仇。”
他还告诉林心:“子贡问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枕戈待旦,官都不做,与仇人不共戴天,路上遇到,武器都不回去拿,冲上去就要拼命。
这是孔子说的?林心有些不敢相信。
吕步舒继续说:“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林心低着头,这好似与她以为的儒学,不大一样。
一旁的孔安国听吕步舒讲完,微微侧着头观察着林心的举动。
等下课后,林心单独问吕步舒灌夫现在如何,吕步舒说皇上派侍御史按照文簿记载的灌夫之罪行进行追查。
而这个侍御史便是张汤,林心点点头,她感到灌夫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
吕步舒问她:“你与灌夫有仇?”
林心看着吕步舒,一字一句地念道:“交游之仇,不同国。”
吕步舒只淡淡地说:“你的这位交游可曾有错?若他先欺凌于人,那我劝你还是先正己身。”
林心看着吕步舒有些想要冷笑,自己有什么错,为何要先否定自己。
林心的同桌孔安国竟然还没走,他从后面上来,拜见了吕步舒。
林心才对他有了初步认识,原来此人是孔子第十世孙,孔安国,字子国,现任侍中,哥哥是蓼侯孔臧。
林心见他长得瘦瘦高高的,十分斯文,听了一会儿他俩聊天,她发现孔安国与吕步舒的观点也并不相同,而他来这里,是为了听更多不一样的思想。
这孔安国也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但是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林心觉得听他讲的大道理更有意思,也可能吕步舒年纪有些大了,更容易说一些让人觉得假大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