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昭告(2 / 2)
多年之前,朱标和老朱意见经常相悖。
朱标坚持自己,丝毫不妥协,对老朱寸步不让。
老朱被朱标的肝火,常气的大动肝火。
父子两人明明都很在乎对方,却经常为些许小事,搞得水火不相容。
出身环境不同,处事风格又咋能相同。
马皇后出面,和朱标促膝长谈。
经马皇后开导,朱标想通了。
以老朱的出身和性格,就注定他的政令不会宽松。
而正是这些不宽松的政令,才使得受胡虏蹂躏近百年的*夏大地逐渐恢复了生机。
不管咋施政,只要于国于民大有裨益,那就是良策。
要是他爹能摒弃自身想法听他的,那就不是他爹了。
因而慢慢地,在一些不是太大的决策中,朱标也开始尝试着接受了。
哪怕是发表些想法,也会婉转了许多。
“文人奸滑,可用之不可信之。”
“他们该庆幸,锦衣卫被咱裁撤了九成,仅剩下的一成,没了大动刑狱的能力。”
“沉吉秀有类锦衣卫之能,却没锦衣卫兵马。”
“若如不然的话,谁胆敢参与行贿受贿,就等着掉脑袋吧。”
老朱浑身戾气,眼中都快喷火了。
自出了杨宪的事,老朱对文人就没有了绝对信任。
但对赵勉,还是有所器重的。
赵勉干出这种勾当,可比寻常人让老朱生气。
朱标不再多劝,为刘三吾说了句话。
“刘三吾年纪大了,跪在外面一天,滴水没进,爹要不见他,就让他回去吧。”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赵勉的事情,他是否知情,还得详查。”
刘三吾洪武十八年,被征召的时候,就已七十三了。
“让他回去。”
“赵勉一桉未结之前,他不得离府。”
还能做出处置,说明没彻底放弃。
怕的是置之不管,那才是在等死。
另一边,朱允炆把赵勉的事复述吕氏。
吕氏很快出了主意,事情都已经发生了。
最重要的补救之法,那便是把态度摆出来。
不管咋说,他都曾和赵勉亲近。
主动和老朱认错,表示自己在户部历练那么久,竟然一直没发现赵勉受贿数额竟已如此之大。
赵勉的勾当,老朱他都没发现,又岂能怪朱允炆。
听闻吕氏的分析后,朱允炆有了信心。
做好心理建设后,当即往乾清宫而去。
才走到半路,便碰到了朱允熥。
朱允熥去乾清宫,主要是为找朱标,去刷存在感的。
朱标答应给他找个能管了富明实业的人,正巧碰上老朱下了赵勉一事的明旨,大部分精力怕都会被牵扯。
他这微不足道的小事,极有可能被忘记。
不需要朱标马上就找,至少记得就行。
“你也找皇爷爷?”
朱允炆瞥了眼朱允熥,连回应都没给。
他明明都已经知道赵勉的事了,却还说那些模棱两可的话。
要是他当初明确说清了,他哪还会一门心思再往赵勉屁股后面追。
之所以那样,绝对是为看他笑话。
“老二,我和你说话呢。”
朱允熥追问一声,朱允炆走的更快了。
“喂!”
朱允炆不理,朱允熥不放。
就在二人一追一赶中,远远瞅见有一人趴在地上。
有数人路过,全都躲着走。
看那人穿着官服,还是在宫中,不至于如此凉薄吧?
朱允熥放弃追问朱允炆,直奔趴地上的那人走去。
看朱允熥过去,朱允炆估计是怕吃亏,也挪了过去。
凑近之后,那人的面容也瞧清了。
翰林学士刘三吾。
瞅清是谁,朱允炆抬脚就走。
那速度之快,生怕和刘三吾牵扯上。
“刘学士,刘学士。”
朱允熥瞥了眼朱允炆的背影,快步上前,先放平刘三吾,连续喊了几声。
正想着是否要该找卢志明来瞅瞅时,刘三吾喉咙呻吟一声,睁开了眼眸。
“刘学士感觉有啥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