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飞剪船(2 / 2)
这一点,有后世记忆的魏希孟则不存在,他可以把十九世纪才出现的飞剪船拿到大明来作为侦察船用。飞剪船那十四到十六节的速度可以轻松的摆脱只有十到十一节的盖伦船。
飞剪船有小的干舷,较少的上层建筑,不仅改善了船舶稳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帆的作用。船几乎贴着水面航行,长宽比一般大于6:1其水下形状设计成最小阻力休,以提高航速,但保持一定的横向阻力剖面,导致水线特别优美,甚至在首部水线面有内凹,长长而尖削的曲线剪刀型首柱呈一种适合于赛跑的态势,在海上能劈浪(剪浪)前进以减小波浪阻力,故曰飞剪。
首柱也延伸了船体的长度,沿首柱外伸一斜杠,就可在首部多悬一些支索三角帆,有利于扩大撑帆的容量;空心船首使船在浪中便于抬首,提高了它在浪中的航向稳定性。后体逐渐变廋的有倾度的水线十分协调地过渡到狭窄的圆尾,与优美的船首型式和谐地混成一体。
飞剪船更明显的是帆面积很大,一般使用3-4桅全装备帆装,往往用高桅,其高度达船长之3/4,在顶桅帆上还挂有月亮帆和支索帆,有时在船之两侧还有外伸帆桁,称翼帆杠,可挂翼帆,更加大了帆的横向外伸面积。3桅飞剪船之前桅距船尾部较远,因此可用稍短的斜杠,帆间干扰较小。。可见帆的横向尺寸大大超过船宽。
心里想着飞剪船的这些特点,一幅船形图很快就被画在了纸上。魏希孟看了看,感到很满意。他相信就他们从南京龙江造船厂带来的那些工匠,肯定能造出这个飞剪船的。毕竟龙江造船厂代表着大明最高的造船水平,而他们带来的又是最好的工匠。
再说了,就是这些老师傅们对这个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船型有什么疑问,那不是还不自己吗?自己可以给他们解释,直到他们彻底弄懂为止。
想着这些,希孟对于以后飞剪船的运用充满了憧憬。虽然后世对于飞剪船的评价是不能做太大的船,但那是对后世的那些巨轮说的。就希孟自己了解,美国的一条非常着名的飞剪船就达到了二千多吨,这样的船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就是一个巨形的船。
所以自己完全可以让飞剪船在大明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说自己这边以后肯定需要了解大明的一些情况,这样就可以让锦衣卫利用飞剪船的速度来传递情报,甚至可以用它来运货,等等。
希孟正在想着这些时,他们院子的大门开了,大哥从外面笑哈哈的走了进来,大嫂抱着还在熟睡的小文斌跟在后面。听到动静,希孟的媳妇田氏飞快的跑了过去,从大嫂手里接过了小文斌,而春桃也和希孟打了个招呼就跟着大嫂一起出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