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回京途中(2 / 2)
沈休文笑了道:“师兄留步,我们走了。”
赵元也默默走到沈休文身边,又对黄经纶道:“真人保重。”
黄经纶保持着微笑对他们点点头,看着他们沿着窄窄的山路离开,很快不见了身影。他的脸上这时才露出落寞的神情,缓缓地走到灶台前,闻着香喷喷的肉粥,却不再那么想吃了。
这边沈休文和赵元翻山越岭,走另一条小道直接到了和沈寿等人约好的山脚处。
看到他俩出现,沈寿和沈瑞忙从马车边迎上前来。
沈寿禀告道:“公子,事情都安排妥了。”他按吩咐让两个沈家人专门在傅家镇帮着料理沈休文三师兄的生活,按时按点地进山送米粮衣物等。
沈休文点头道:“好。记得让人轮班。”总让两个人出差在外,终归也不太好。
“是,公子。”沈寿应道。
另一边,沈瑞则接过沈休文的提箱,放去马车上。
沈休文看了看马车道:“到了前面镇子上,再留两个人驾车慢着点走,其它人还是跟我快马回京。”
众人应下。一行人到了傅家镇后,用过午膳,稍作休整,便兵分两路,一前一后出发了。
沈休文踏上行程后,渐有种归心似箭的感觉。他本以为自己没有那么想念沈家,想念京城的人,但每次休息时遥望京城的方向,竟希望自己能变出个高速交通工具,可以千里瞬息到达。
这自然是个空想,沈休文只能老老实实地骑着马,想着尽可能快地回去。但天不遂人愿,他们进了玉州境内后,官道上一下子多了不少车马行人。
沈休文见许多人拖家带口,还面色悲苦,不由下马去问了问情况,才得知今年穿过玉州的大河发了洪水,导致好几个县都遭了灾,让百姓因此流离失所。
沈休文眉头紧拧,上马后停了片刻,沉声道:“我们去决堤的地方看看。”
“公子,请三思!”沈寿忙焦急道。
沈休文拉了拉马缰道:“就这样决定了。沈寿你留下和后面的马车会和后进京,顺便和我爹说一声。我去那里查看下情况就会回去的,让他放心。”
沈寿苦了脸想再说什么,可对上他家公子坚毅的眼神,不由垂头道:“是,公子。”
就这样,沈休文带着赵元、沈瑞和另外两个家仆,策马前往受灾的地方。他们越是靠近洪水区,越是面色凝重。官道两旁已经有了不少流民的土坟,落在后面的百姓个个衣衫褴褛,十分凄苦。
沈休文一行还被十来个还算强壮的灾民围堵。沈休文念他们情有可原,并没有将他们弄伤,放了他们离去。
走了一段浅水区后,赵元对沈休文担心道:“公子,前面水越来越深,咱们的马只能支撑一段,若是不及时回转,定要出事的。”
沈休文点头道:“我知道。你们留在这,我去那边山坡上看看堤坝,马上就回来。”他不是一意孤行的人,决定过来是想实地探查一下洪灾的情况。这一路沿途走来,他心里多少有了点数,也打算回京了。
他不知道当地官员是怎么向上面汇报情况的,但看样子是没有采取太有效的措施来安置灾民。
赵元不放心,还是跟着他一起去了一趟。
沈休文查看完道:“我们立刻赶回京城!”
他想着他现在的身份并不好干涉当地的行政,还是得找皇帝来办。所幸玉州离京城也不过几百里地,快马加鞭一天就到了。他有那功夫跟官员周旋,还不如立刻去找最有用的人来管这件事。
赵元等松了口气,忙应声护着沈休文往京城策马而去。
时值七月初二后半夜,沈休文终于到了宏伟的城楼下,拿出令牌通过了城门,然后直奔皇宫。
夜色中,马蹄急促,他迎着轻风赶到宫门。守门的侍卫一见是他,忙问道:“沈侍卫,这么早赶来有事?宫门还不到开的时候呢,您得等等了。”
沈休文下马喘了口气,道:“我有急事禀告皇上。现在什么时辰了?”
侍卫走到旁边门房看了看里头的更漏道:“已经丑时中了,离早朝还有半个时辰。”
沈休文想着倒也不差这点时间,否则层层通报,就得惊动半座皇宫了,便道:“那我等等吧。”
侍卫笑道:“沈侍卫你就是人好。快请门房里歇一会。”
沈休文微微一笑道了谢,走到外头吩咐赵元等人先回去后,才转身就见皇帝身边的李内侍疾步出来。
“沈公子你到了?快,皇上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