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胡宗宪列传(1 / 2)
胡宗宪,字汝贞,徽州人,嘉嘉进士。
胡宗宪的考试成绩很一般,运气却不错,他没能选上庶吉士却被分配到地方当了县官,不久后因年度考核优良,升为御史,巡视宣府、大同。
之所以说他运气好,是因为在明代朝廷,御史是个不错的行当,以骂人为主业,天不怕地不怕,想骂谁就骂谁,如果运气好,摸准了权利方向,骂对了人,没准还能官运亨通,一飞冲天。
不过胡宗宪的这份御史工作却有点特殊,因为宣府和大同是当时的军事前线,刀光剑影,呆在这的都是些粗人武夫,一言不合就开架,如果胡乱告状,没准晚上就被人趁黑给剁了。
惨烈
于是胡宗宪在那里老老实实地啃了几年干粮,这段经历最终成就了他,因为正是在那个地方,这位安静的御史开始进入另一个新奇的领域——兵法。
在血肉横飞,生死悬于一线的战场,胡宗宪懂得了战争的法则,而蒙古骑兵烧杀抢掠、难民家破人亡、哭天抢地的惨象,也让他了解了战争的残酷。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那个曾经喋喋不休、满口圣人之言的书呆子,已然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实用主义者。
而就在昨天,驻守大同的左卫军突然接到谕令,命令他们即刻转移驻防至阳和一带。
胡宗宪等人,当场就炸锅了。
这绝对是个一道要人命的谕令,因为大同已经是前线了,条件艰苦,而阳和不但更为靠前,且条件极其艰苦,当兵的过得苦,好不容易在当地安个家,转眼间又要妻离子散,自然是打死不搬。
于是昨晚,士兵哗变了,老子不伺候你们这些坏人,想逼死我们!
士兵哗变,那可是惊天大事,而且还是在大同这样要命的边境重镇。
如果按照一般清流、铮臣的套路,那就是把哗变的士兵全杀掉,而且以前的胡宗宪也会这么个想法。
但是现在他不会了,因为他体会到了边境太苦,本来朝廷就是出于亏心的一方,现在还要杀掉这些士兵,别说这些士兵会激烈反抗,就算是周围几个重镇的地区士兵也会激愤。
今天,参将、胡宗宪等人开会征集意见。
“这事怎么解决,谁去解决?”
没人应声,众人沉默。
大家都知道,这是个超级黑锅,这不是农民起义,而是士兵哗变,全部都是抄家伙的职业打手,也不讲道理,要是跑去谈判,十有八九就把自己捐给了国家(学名是为国捐躯)。
但如果放任不管,这帮人万一成了叛军,知根知底,带着蒙古人回来抢劫,麻烦就大了,所以黑锅总得有人去背,可是谁也不敢也不肯背。
胡宗宪看着众人,最后站了出来:“我去。”
参将大喜:“你要带多少人?”
胡宗宪:“不用,我一个人去。”
在短暂的目瞪口呆,鸦雀无声之后,大家集体起立,热情地为勇敢的胡御史送别,感谢他牺牲小我,成全大家的背锅精神。
胡宗宪不是白痴,也没有背黑锅的嗜好,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只是因为他有十足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