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2 / 2)
他一诧异,侧过头,就见一张明艳美丽的容颜,他蹙眉道:“夫人。”
祁严氏仿若不见他眼底的复杂,只开口道:“我来吧。”然后端着碗试了试温度,走到了床前,扶着缪白氏坐起来,一点一点的用调羹喂起来。
待缪白氏服过药睡下,两人走到屋外院子。
墙角一堆柴火整整齐齐的堆放在一起,祁严氏坐在柴火旁的石墩上,抬头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英俊少年:“不是说过,每日我来喂她服药吗,你怎么动手了?”
缪风眼底黯然,垂眸道:“她应该希望我送她走,而且,侍奉父母本就是为人子女应尽的本分。”
祁严氏眉一皱,站起来,严肃看着他:“我们谁都可以喂她药,你家公子,主子,甚至你爹都可以,唯独你不行知道吗?”
缪风不去看她严肃面庞,只垂首闭眸,一点头:“我明白。”
祁严氏闻言略松一口气,知他心中为难,抬手抚了抚他的肩,见天色不早,提了带来的篮子往院外走去。
耳边脚步声渐远,缪风握紧了拳头,终是睁开眼看向正开院门的祁严氏:“主母,听说公子两日没回来了,您有他的消息吗?”
祁严氏开门的手一顿,转头:“没有,有莲卫在,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你放心照顾你娘就好。”
缪风闻言满面黯涩。
他当然知道祁辰不会有生命危险,但他也知道非生死攸关,祁辰不会轻易用莲卫,若被有心人察觉,那么祁家嫡系在天河村将再也待不下去。
只是没有莲卫的出面,难免保证不会受伤。
那么她。
他眼底闪过痛苦,紧紧握着拳。
几日没有见她了,她腰上的伤怎么样了?这几日公子身边一直不太平,她的伤有没有复发,她那么要强,有没有受别的伤?
祁严氏疑惑看着缪风痛苦的面容,她本以为缪风担心祁辰的安危,但看这模样有些奇怪:“你和辰儿从小一起长大最亲近,怎么,辰儿有别的事?”
祁严氏骨子里再怎么骄横张扬,对祁辰是当命一样疼,此刻她眼神看着缪风也有了一丝犀利:“辰儿最近是有些奇怪,早出晚归,甚至连人影都瞧不见了,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缪风一自嘲,扯唇低声道:“主母多心了,我回来后一直忙着照顾我娘,哪里有时间见公子,只是听我爹说何知县有悔婚的念头,最近一直在找公子的麻烦,又听说公子两天都没回来了,有些担心罢了。”
祁严氏这才放心下来一些,见缪风低落模样,想起半年前还英气勃勃的少年。
嫁给祁默琼多年,又已为人母的她到底多了些不忍,又宽慰了几句,才出了院子离开。
……
红日半斜,小径边上野草郁葱葱半及膝,沉甸甸的篮子没在野草间荡悠悠。
“咱们真的要把东西提回我家?”祁辰蹙眉看着手中的篮子,鸡蛋、豆腐、鱼、肉、面粉。
慕清颜手上也挎着个篮子,挑眉看向他,道:“你答应留下来吃饭的,自然你解决。”
祁辰闻言噤了声,只把目光定在那篮子里摆尾的四五条鱼上:“咱们把鱼放生了吧。”他认真的提议道。
这一刻,祁辰终于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自己似乎已经两天没有回家了。
祁辰深知自己的母亲,从小就怕自己饿着,二十来年自己身边各种美食点心不断,前天晚上离开的时候,吃饭在祁严氏眼里跟饿死鬼投胎一样,今天带这么多东西回去,他不敢想象祁严氏会以为他在外面受了多少委屈。
至于鱼,他觉得如果祁严氏这辈子不再做鱼汤,对他们父子俩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喜闻乐见的事。
而慕清颜在云安寺喝了几天祁辰亲手做的鱼汤后,对祁辰放生鱼的决定自然是无比赞同。
两人意见一致,便打算去河边把鱼放了再说。
……
半抹斜阳照在乡间小路上,祁严氏提着篮子往河边走去,篮子上盖了层白布,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只知道一股风吹过时,闻起来特别香。
“哟,我说是什么风呢,原来是祁夫人呐,咱们真是有缘,竟然能在这儿遇见。”一个妇人刚从河岸边回来,见到祁严氏的身影,眼前一亮,立刻笑盈盈迎上来。
那妇人三十几岁的年纪,和祁严氏不相上下,脸上却布满皱纹,笑起来就像是一朵将枯萎的菊花,两人站在一起,就像是母女的差距一般。
祁严氏不理会她,继续提着篮子往河边走去,那妇人跟在后面献殷勤道:“夫人这是要去打鱼?哎哟,这种事情哪儿用您亲自动手,我家老赵是这天河村有名的渔头,让他去帮您打两条?您可不知道,我家老赵打的鱼那是又大又肥,”
眼看着话匣子打开止不住,祁严氏拂开前面斜过来的树枝,冷淡道:“不用了,我家有专门的鱼塘,也不缺打鱼的人。”
妇人一噎,看着人走了,又咬咬牙追上去,笑道:“夫人说的是,您是什么身份的人儿,您哥哥家家财万贯,穿的是绫罗穿绸缎,住的都是黄金玉屋,咱们这些个土疙瘩没别的想法,就是想我家老赵打渔打得好,全村子都知道,可比给您哥哥家照看鱼塘的老吴强多了,您哥哥还给他五百文的月钱,您看要不要让我家老赵去试试?”
说着,瞧见祁严氏前面小径上有堆乱柴,她赶忙弯腰去挪开,背上那背篓里的东西一不小心就滑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