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菜 窖(1 / 2)
肖大河决定,从仓库的北面开始刨。因为那里没有地基,是露出来水泥最薄的地方。抡开膀子的肖大河只用了几下,水泥地面纷纷脱落。这时林布托夫走上前来,意思是这些粗苯的活让那些工兵干。
看着渐渐擦黑的天空,李青山答应了林布托夫。
一个班的工兵在李青山和肖大河的指点下,很快把地面清空,并在北面挖了一个一米深,两米见方的大坑。
这时,一部柴油发电机组开始工作,四个一千瓦的碘钨灯把仓库四周照的宛如白昼。
一个排的苏军工兵轮流挖,不到半个小时,坚硬的水泥被一块块的抬了上来。工兵们也是拼了,什么大锤、尖镐、铁钳子都上来了。
慢慢的接近了仓库的中心,李青山让工兵放慢了破拆的速度,已经能听到中空的声音了,在往里就是装东西的空间了,怕鬼子在里面做手脚,应该慢慢的挖了。
到中间的位置后,肖大河用一把大锤用尽全力的砸了几下,四周和中间的位置声音都是一样的,这说明水泥的厚度超过了五十公分,否则一定能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看着水泥的厚度,李青山分析:第一、鬼子应该没在这里设置*之类的东西,要不水泥应该可以薄点。第二、从这个仓库的构造上来看,仓库是临时加进来的,肯定是为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目的建造的。第三、从水泥浇筑的结构看,整个的施工非常的匆忙,应该没有机会设置机关、陷阱之类的东西。
分析完后,李青山让肖大河带着工兵把水泥和砂岩的结界面扩大,重点是往东西和下面扩,看看水泥能有多深。而李青山则拿着两个手电往东去了。
李青山往东走了不到二百米,开始拿着手电打量起车站仓库的建筑了。十分钟之后,李青山回来了。
这时候,端木瑞莹带着几个苏军士兵,抬着热乎的食物来到了这里。
看着成桶的白菜汤和一摞子的烙饼,李青山喊到:“大河啊!快上来吃点东西吧,基本上整明白了,不用着急了,今晚上肯定能拿下。招呼弟兄们开饭!
肖大河用俄语交代了几句,带着二十来人上到了地面。
李青山一边吃饭一边江讲到:“初步判断,这里的水泥是东面仓库施工时,临时用的。水泥里面沙子的颗粒和这里的差不多,应该是为了掩人耳目匆忙施工的。”
用筷子夹着大饼的肖大河,把饼放到嘴里,用力撕了一口,含糊不清的说到:“已经挖了两米多深了,水泥基本上没了,再往里就是黄沙了。怕有机关,暂时没有往中心挖。现在我让工兵们把周围都扩开,还弄了几个台阶,剩下的就看你的了。”
“好!都有什么发现?包括一块石头都要重视。”李青山放下手里的筷子问到。
“没啥啊!就是在一米深的地方,挖出几块朽木,还是立着放的,怕是有埋伏,镶在水泥里没敢动。”肖大河说到。
李青山停了一会,看着车站方向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到:“两米多深没了水泥,木头、挡泥?”
肖大河看着李青山眼睛看的方向,放下筷子想着。也就是二人把目光收回,又看向被扒得破烂不堪的仓库时,二人都一指对方,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喊到:“菜窖!”
这时已经吃完饭的端木瑞莹看着肖大河用俄语和汉语混合说到:“肖、上校,什么菜窖啊?你们说的我什么都听不懂!”
肖大河一摆手说到:“你听得懂才怪那,俄语的菜窖是这样说的。”
接着肖大河用俄语把菜窖的发音说了一遍。这样,端木还是满脸的疑问。人家苏联就没有这么点的菜窖,都是带门的,能装几万斤的菜窖。另外,苏联人还受欧洲人的影响,用酒窖什么的。小菜窖,最少也得有这个仓库的五个大。
李青山和肖大河没有过多的解释,直接站起身来到仓库的北面,让工兵们把离地近三米高的地方挖洞,是往里面开挖。那里已经没有了水泥,很是好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