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回京(二)(2 / 2)
一时间风起,隐约间,竟能看见竹林间暗藏的些许人影。
一声质问打乱了温存的回忆,一时竟有些心凉。
“何人?擅闯?呵,抱歉,并非有意”。久不相见,在他心里,她已经是与陌生人无异了吗?嗯,也是。
“许久未见,我不想说什么无意来此的废话,只是京中流言四起,来看看堂堂忱王殿下是不是真的变成三头六臂能生啖人肉的怪物罢了”。
墨言低头转着脚尖,试图摆出清冷卓绝的姿态,掸了掸衣袖上不存在的浮灰。
“托皇上的福,甚好”。
风吹起遮眼的纱,露出男子狭长的狐狸眼,原本明亮灵动的眼却如墨一般,让人看不清神色。
“只是,听声音。本王似乎与阁下并不熟识”。
不识?他,是不认得了,还是不记得了。
手指狠狠揪住衣角,慢慢收紧。也难怪,数年已过,时光蹁跹。曾经熟悉的人,不管对外宣扬的有多重要,也总会被扔到在角落里慢慢遗忘,沾满灰尘。
算了,管他忘不忘,记得便记得,忘记了更好。
墨言猛地抬头,透过微光,看着男子侧耳听声的样子,一时语塞。纱下他浑浊的双眼,仿佛在无声嘲笑着她心中所有尖酸刻薄的念头。
如今京中,他的那些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
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天桥的说书老先生,天天在讲他是怎么仅仅靠着三千兵马,拿下两万敌军的。一时兴起,大喝一声,满堂喝彩。
可,怎么从没有人说起,他的眼睛?
风穿林打叶,沙沙作响。
一股寒凉之意直冲到头顶,“你,你眼睛,怎么了?”
疼吗?墨言控制着自己缩回手,压下了嘴边的问候。
男子查觉出对方不似有害人之心,且气势慢慢缓和,握着剑的手指也逐渐有些松懈。
“战场上受伤在所难免,多谢关心”。
当初战火中丢下她一个人走,还以为能有多大能耐呢。本来长的就不怎么样,就这么一双能看的眼睛,竟然还伤了!
“无心闯入,抱歉”。
墨言仗着他看不见,恶狠狠的白了他一眼,那么好看的眼睛,也不知道好好保养,伤成这样还有精力大操大办。
男子低头仔细辨别着记忆中声音,似乎想起什么,抿紧薄唇,猛地收回横在双方之间的剑。
“等一下,你,你是不是”,是不是什么?打仗而已怎么脑子还坏了。既已是陌路,有事说事,莫挨老子。
墨言暗自腹诽,无视他伸出的手。
“不送,不见”。
揪起一片狭长的竹叶,任由风将它带到他面前。
男子精准的夹住飘来的竹叶,默然收回剑,望向人离去的方向,似有所感。
“小姐可算是回来了,木槿姐姐都等急了”。
菖蒲说着,接过女子递上的外袍。说着,端过热茶。“只是小姐又没让人跟着,也不好派人去请小姐”。
“没事,木槿呢?”墨彦一边问,一边换上常穿的青白色外衫。顺手摸了摸衣兜,咦,出门前的手绢怎么不见了,不会是掉在?扬声问道,声音里带有未曾察觉的焦急。
“木槿,之前给我的手绢,是什么样式的?”要进退皆宜才行,要是有什么特别之处,岂不是留作了把柄。
“啊?没什么特别的呀,公主殿下知道小姐喜欢素来不喜欢过多繁复花纹,故此特地吩咐管事的,送来的都是清一色的冰丝绢。
小姐,奴婢刚刚去把粥热了,现下正好,小姐快趁热吃点吧”。木槿将粥端上桌,卷起帘子说道。
“好”。拿起勺子,眼前总是闪过风吹起布条时清瘦男子狭长的眼睛,以及竹林里尴尬的对话。那场景历历在目,以至于吃下一口热粥后,仍旧让人恍惚。
想起他笔挺的鼻子,刚毅的棱角,纱下浓重的眉眼。嗯,是比小时候要好看多了。
可怎么会受伤了呢,居然伤了那么好看的眼睛。
那般脆弱的地方,伤起来一定很痛的吧。
再也不能视物,不能赏绿树红花,看积雪屋檐,感受冬日暖阳。
他那么爱这绵延万里的江山,爱这无边盛景,这种伤,于他未免有些残忍了。
他,会不会害怕啊。
不对不对,怎么总想这个不要脸的骗子。
就算受伤了也与她没有丝毫关系,又不是她害他受伤的。不能因为这个就原谅他的不辞而别,要坚定,要坚定。
墨言双手捂着脑袋,使劲晃了晃,试图把这个人从脑海里彻底晃出去。
晃到一半,突然想起那张遗失的手绢。
“应该,应该没有什么露出破绽吧”。既然不相识,就永远不要让他知道她的到访。只当是个奇怪的,仰慕威名的外人就好。
墨言猛地仰起头,任由风吹走脸颊上散落的碎发。
脑中仍旧是一片犹疑猜想,浑浊沉浮思绪不定。
算了,别想了。
他都忘记了,自己又何必念念不忘,徒增烦恼,庸人自扰。
深呼吸,心里咯噔一下,努力忽视心底莫名的压抑情绪。
以后,嗯,就只当陌路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