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要么做实验要么死(1 / 2)
“你想用丧尸堆肥?”
贺维听完有点不可思议。
“我有具体的堆肥方案,但我需要帮手。”
她本身没做过类似的课题,现在停电没有对应的仪器可以测指标。
她需要一个有经验,专业对口的人控制碳氮比,干湿度。
红包群给的定向堆肥方案说起来难也难,说起来简单也简单。
准备好堆肥用的丧尸,和发酵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木霉,就能开始做。
重点是要精确控制发酵过程。
碳氮比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堆肥环境里的营养比例。
干湿度则是那些菌和霉的生存环境。
只有精确的的营养比例和生存环境。
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木霉才能定向发酵出来陆铮想要的,延缓变异的药品。
不然只会发烂发臭!
有人质疑:“丧尸出现时间这么短,你们都没有预实验,怎么能做出具体方案的?”
贺维抬手止住那个人的话。
“我可以先看看你的方案吗?”
有人反驳:“贺老师,她这不是闹着玩吗?丧尸堆肥?以为堆肥就是农村旱厕,堆在一起自然就好了?”
有人附和:“你知道堆肥的前沿技术多难做吗,你知道什么叫做宏代谢组分析和物质定向吗?连堆肥底物都乱来。”
有人当和事佬:“好啦,不是每个人都懂前沿技术,不要吵了。”
“不做?那你们谁也走不了。”
长刀在前,那几个人喏喏的闭了嘴。
拿出一早准备好的方案递给贺维。
二十多页的详细方案。
连对堆肥过程中每个预计的温度转折点,都有标识。
等待的时间有些漫长。
陆铮暗自捏捏手心。
这种感觉,有点像当年给导师提交自己博士毕业论文的时候。
“这个方案可以先试试看。”
呼——
悬着的心落地。
能做就好。
休息一晚。
第二天一早就开始尝试。
开始第一次尝试,也遇到第一个问题。
污染。
发酵用的菌和霉平时保存在负八十度的冰箱里。
现在外界的极端零下,断电对它们没什么影响。
但,没有电就意味着没法用无菌的超净工作台,那些菌种拿出来就会被污染。
“先试试,等将来有电再重新纯化菌种。”
贺维拉开负八十度冰箱,取出里面的菌种。
陆铮站在身后给她打下手。
昨天呛声的几个人抱臂站在一边,不肯上前。
断了电,没有恒温培养摇床。
干脆靠人力,几个人轮流抱着那些摇菌的锥形瓶,摇动保温。
陆铮长刀在手,他们很自觉。
这么摇了两天,发酵用的菌液总算是准备好。
没电,不能用酶标仪测浓度,陆铮靠着以前的实验经验,用肉眼判断对应的菌群次方值。
丧尸尸体搬进三楼。
不同于人类尸体在这种极端零下冻得结结实实。
这些丧尸的尸体在雪地里依然柔软。
陆铮曾经和文怡说过,这些丧尸也是人变异形成的。
但拖着那些尸体扔进发酵堆体的时候。
她隔着一次性丁腈手套,摸着在极端零下依然柔软的躯体。
这样,真的还能算人类的范畴吗?
陆铮没有过多感慨停留,弄完堆体,在堆肥旁边燃起火堆,提高室内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