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2)
黄瑞英点头,“是有这个想法,你们队上的船怎么样?”
朱莲青舔了舔嘴唇,“姆妈,我想买船,跟大弟二弟一起。”
英瑞英有些意外,将这个大女儿从头到脚打量一遍,“怎么有这个想法?”她下意识地又看向林校,见林校双手弄来弄去,好像对这事没有反对。“你不是说要把钱给阿校当嫁妆,怎么现在又要买船?”
朱莲青嘴里有点干,忍不住喝了碗白开水,“姆妈,林桂芳看不起我们家,以前是因为大海不像样,现在到是嫌弃我们阿校是没爹的孩子,我就算是把家里所有的钱都给阿校当嫁妆带过去,他们董家也不见得瞧上我们家阿校。与其让阿校在他们家受委屈,还不如硬气点,拿钱买船算了,万一挣了钱,我看谁敢看不起我们阿校。”
黄瑞英难得听到大女儿这么硬气的话,让她眼神一闪,“你真的这么想,还是……”她看向一旁的林校,见林校娇美的脸庞带着笑意,心里隐隐有了种想法,“阿校,你怎么想的?”
林校抬起头,朝外婆黄瑞英露出大大的笑脸,“阿婆,我觉着我姆妈说的对。”她也是没想到她妈能说得这么利落,方才还想着是不是要找补些什么,现在才知道一点儿都不需要,她妈把各个点都说到了。
黄瑞英有些狐疑,她知道这个大外孙女的性格,要是大外孙女闹着要把钱带走当嫁妆才正常,如今到是有买船的想法,让她都有些奇怪。“你真的想要买船?”
林校也跟着插了一句话,“阿婆,我们家没有男人,我带着嫁妆走了,我姆妈以后靠什么呀,我总要给我姆妈养老送终,手头一点钱都没有怎么行?”
黄瑞英想着要着女婿林大海活着之前这个大外孙女就闹着要嫁到董家去,就问道:“那董家呢,你不想嫁了?”
林校撇撇嘴,“阿婆,我让他给我爸打伞,他都不愿意来,而且我爸在家里摆这么些天,他看都没来看,我还能指望他将来对我好?”她当着黄瑞英的面,说得理直气壮。
黄瑞英见她好像不在乎的样子,心里并不太踏实,下村就有个姑娘家才十八岁就生了孩子,如今林校也是这个年纪,她就怕林校糊涂,“你跟董家那小子定亲都没定,他家里人哪里能让他给你爸打伞?没这样的道理。”
林校反正不甘心,“阿婆,反正我跟他就算了。”
黄瑞英看了眼大女儿朱莲青,见她都不开口,索性就做了这个坏人,“阿校,你要是不嫁董家,再想找个比董家条件还好的人家了。”
林校被外婆这么一说,脾气一下子就上了头,但她还是克制着,毕竟这是她外婆,她总不能对外婆发脾气。深呼吸几下,她算是冷静下来,“阿婆,你看我爸,也是个好对象,可他让我姆妈过好日子了没?”
黄瑞英当年亲自给大女儿挑的对象林大海,就吃准了林大海孝顺且脾气好,现在林大海早早地死了,大女儿成了寡妇,让她心里对大女儿有一丝的愧疚。“怎么,你觉得董家那小子跟你爸差不多?”
林校一撅嘴,“比爸还不成。”
黄瑞英让她的话弄笑了,“董家那小子还能比不得你爸?”
林校努努嘴,“林桂芳比我阿婆还厉害,董伟一贯听她妈的话,我嫁过去过不好。”
黄瑞英就把她的话当成小孩子发牢骚,“真是个傻孩子,这年头谁家不是这么过来?等你嫁过去生个儿子,他们还不把你供起来?”
林校一点都不赞同这个话,“万一我生不出来呢?”
这话才说完就被黄瑞英敲了下额头,黄瑞英绷起脸,训她道:“胡说什么呢,人好端端的怎么就生不出来?幸好你在我这里说,要是万一叫别人听见,还不定以为你怎么了呢。”
朱莲青连忙插话道:“妈,阿校也就是嘴上说说。”
黄瑞英看着林校,想着这个大外孙女小时也跟着她过,自是多心疼她几分,“不是我老太婆多嘴,你看看你姆妈,以后都得靠你,你嫁个老人家,你姆妈才能靠着你过日子。”
林校抓住这话的重点,张大黑白分明的眼睛望着外婆黄瑞英,“阿婆,你说林桂芳能同意我把婆家的东西往娘家里带?能同意我带着姆妈过活?”
这话还真把黄瑞英给问住了,她看看大女儿,又看看大外孙女,面露迟疑道:“林会计还在呢,要往上算起来,你妈还是她表妹呢。”
林校知道外婆说的林会计就是林桂芳的亲爹,林会计因当兵回来就在供销社上班,供销社那是好单位,所以林家人在中村里算是头一号人家了。“表妹算什么?我爸跟我二叔还是亲兄弟呢,那么多年把钱贴补他们家,到是还想瞒着人呢,想装作什么事都没有。”
黄瑞英一听这话是有点道理,但又关心于大女儿来,生怕大女儿在婆家吃了亏,“大海是怎么回事?林大洋自个是管轮机的还能缺了钱不成?还要让大海贴补上?”
朱莲青到分家时才知道往日里林大海说没钱,都是把钱拿去贴补林大洋家,简直都不敢相信这事。这么些年,吴金玲从未看在他们家贴补钱的份上脸色好看过一点儿,总是一副她生了两个儿子是功臣的嘴脸,每次说都是阴阳怪气。“姆妈,这事是真,我还真不知道这事,要不是阿校提起,我都要被蒙在鼓里了。”
黄瑞英听着也不是滋味,重重地叹口气,“我当年还怕他们家没钱娶媳妇,还帮着他们家往窑厂里买砖瓦,这钱也是欠着好久了才付上。我以为他们家要记着你的好,没想到……”
林校撇撇嘴,“房子现在好好的让他们住着呢,我们家到住在外面那老房子呢。”
黄瑞英觉着憋得慌,可看看大女儿一副早就接受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气来,伸手就往朱莲青脑门上推去一把,“你可真是要了我的命哟,脾气这么软,都像谁呀?”
朱莲青一声不吭,到是掉了几滴泪。
林校心疼她妈,便说道:“阿婆,这人没钱,腰肝子都直不起来,我要是将来想嫁人,就得别人捧着我,我可不是嫁过去要跟我姆妈似的过这种憋屈日子。”
她说的是大实话,黄瑞英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听着这话眉头皱得死紧,于她看来女人一辈子也就这么回事,过着过着一辈子也就这么过了,但她又着实不想让大女儿没人照顾。她就长叹口气,“那有什么打算?”
林校大口气道:“买船。”
黄瑞英微张了嘴,又闭了回去,好关天,她才吐出话来,“刚觉着你大了,这会又说小孩子家家的话,买船,你以为有钱买船就行了?”
林校吐着舌头笑笑,又把最开始的话重复了一次,“阿婆,我家钱不够,大舅小舅不是也想买船,不如合一块儿买?”
黄瑞英沉默了,“这事得等你爸跟你两个兄弟回来再说,我作不得主。”她这话是对朱莲青说,虽说她觉得合股买船是不错的主意,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更顾着两个儿子先。
朱莲青按了下林校的手,“姆妈,我知道。”
林校见状就出去走走,走到码头边,看着山脚下什么建筑都没有,让她灵光一闪,但是又迫于现实,只得暂时放弃这打算。她知道不久的将来,渔业成为整个镇子的支柱产业,渔业的发达,不光是捕捞业的发达,而且还得有配套。
制冰业,冷冻厂,加工厂,这些都是能挣钱的生意。
她心中有极大的计划,而在这时,她连买船渔船的钱都欠缺。
但是她想着在不久的将来,她能挣到第一桶金,然后在镇子上办起最大的制冰厂及加工厂,她要让一切都重新来过,再不会重蹈覆辙。
她坐在码头边,脱了鞋子,将双脚放入水里划着水。今天是平潮,海水迟迟未退,望着对面一望无际的大海,她心中鼓胀了全部的雄心壮志。
“哎,林校?”
她侧头,见是林国清,便下意识地撇了撇嘴,就迅速地回过头。好像多看林国清一眼,她就会长针眼一样。
林国清见她坐在海边,还以为她有什么想不开,毕竟她想让董伟给林大海打伞的事,他是知道的,反正他大姐林桂芳没同意,“你还好吧?”
她不想理会,索性起身,一手各提着一只鞋子,就要回去。
林国清见她要走,连忙就想拉住她,伸出去的手在即将碰到她胳膊时,他又将手缩了回来,“喂,林校,你好歹讲点道理,我又没得罪你,你跟我生什么气?”
林校听到这话就停了脚步,回头瞪着他,“滚开,别理我。”她只要一想到他后来干的那些事,就让她胆战心惊,她只是个小老百姓,惹不起大人物。
林国清是家里的老来子,出生时家里条件又好转了些,他向来在家里是说一不二的小霸王,就是在村里,与他下下年纪的人都与他交好,甚至还隐隐以他为首的架式,被林校这么冷着脸瞪着眼睛一说,他脸色瞬间就难看了下来,“你说什么呢,一点礼貌都没有。”